近日,江苏淮安一名31岁的小伙撸铁2小时后,肌酸激酶高出正常标准近200倍,得了“横纹肌溶解症”。小伙半年多没运动,当天在健身房做了600余次“器械推胸”,这对从前的他来说,是常规运动。次日,他发烧至38℃,头晕、全身乏力、双上肢酸痛,小便呈茶色,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全线飘红。经过住院治疗,小伙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来源扬子晚报)
延伸阅读: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一种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疾病,也被称为肌肉溶解。当横纹肌受到损伤或过度使用时,肌细胞内的物质可能会泄漏到血液中,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有多种,包括:
1、肌肉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搬运过重的物品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使患者出现肌肉酸痛、肌肉无力等症状。
2、外伤:过度挤压肌肉可能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使患者肌肉细胞大量死亡,同时引起尿液颜色变化、少尿、无尿等症状。
3、病毒感染:感染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主要与肌肉细胞遭到病毒破坏有关。
4、代谢异常:如果肌肉因为遗传出现代谢异常的情况,可能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大量肌肉细胞死亡。
5、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影响肌肉健康,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为了避免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运动: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控制好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
2、避免外伤: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发生外伤,应及时就医治疗。
3、慎用药物:谨慎使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减肥药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检查。
4、避免感染:积极预防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5、治疗代谢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如果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如肌肉疼痛、肌肉无力、尿液颜色变化等,应及时就医治疗。医生可能会采取补液、碱化尿液、药物治疗等措施,以减轻症状、保护肾功能。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减轻肌肉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