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肝脏不好在身体上会有诸多表现。可能有黄疸出现,也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还会影响到凝血功能。关注这些异常症状,就如同为肝脏健康上了一把锁,能助力我们更好地呵护肝脏。
皮肤相关症状
黄疸:肝脏功能受损时,胆红素代谢会出现异常。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就会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疸。这是肝脏不好比较明显的一个外在表现,一旦发现皮肤和眼睛发黄,应及时就医检查肝脏功能。
蜘蛛痣:蜘蛛痣是一种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形似蜘蛛。当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时,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就容易出现蜘蛛痣。通常出现在面部、颈部、胸部等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发现蜘蛛痣可能提示肝脏存在一定问题。

皮肤瘙痒:肝脏不好时,胆汁排泄可能受阻,胆汁中的胆盐等物质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从而引起皮肤瘙痒。这种瘙痒可能比较顽固,而且常规的止痒方法效果不佳。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肝脏参与人体的消化过程,分泌胆汁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当肝脏功能不好时,胆汁分泌减少,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尤其是对油腻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食欲不振,看到食物没有胃口。
腹胀: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紊乱,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产生过多气体,引起腹胀。此外,肝脏病变还可能导致腹水形成,进一步加重腹胀的感觉。
恶心呕吐:肝脏不好时,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逆蠕动增加,从而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这种恶心呕吐可能在进食后更为明显。
腹泻:由于肝脏对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进入肠道,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腹泻。而且这种腹泻可能反复发作,大便可能不成形,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全身症状
疲劳乏力:肝脏不好时,身体的能量代谢会受到影响。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能量代谢器官,当肝功能受损,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出现障碍,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感到疲劳乏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
发热:部分肝脏疾病患者会出现低热的症状,这可能与肝脏炎症反应有关。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一般体温在37.5℃-38℃之间,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睡眠障碍:中医认为肝主情志,肝脏不好可能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睡眠。患者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睡眠问题。长期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其他症状
出血倾向: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当肝脏功能不好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内分泌失调:肝脏对内分泌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肝脏不好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发育、性欲减退等症状;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等情况。
肝区疼痛:肝脏位于右上腹,如果肝脏发生病变,如肝炎、肝肿瘤等,肝脏会肿大,刺激肝包膜上的神经,引起肝区疼痛。疼痛的性质可能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因病情而异。
肝脏不好在身体上会有多种表现症状。从皮肤方面的黄疸、蜘蛛痣、瘙痒,到消化系统的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再到全身的疲劳乏力、发热、睡眠障碍,以及其他方面的出血倾向、内分泌失调、肝区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多个同时出现。当我们发现身体出现这些异常时,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肝脏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肝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维护肝脏的正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