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能应对复发性尿路感染(UTIs)的方法。
在犹他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脱乙酰甲壳素的化合物如果和抗生素一起使用可以在老鼠模型上成功的清除细菌在膀胱内生长。
尿路感染一般是由于大肠杆菌感染膀胱引起的,这种疾病会引起排尿疼痛和尿频现象。女性发生这种感染的风险要高于男性,这很可能是由于女性的尿道长度较短造成的。
患有尿路感染的病人一般会被派给抗生素药物,但由于无法完全清除深入膀胱细胞层的细菌,这种治疗手段并不总能起到作用。据犹他州立大学的博士后学生、研究报告作者马修·布朗戈介绍,通常来说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会在6个月内发生病情复发,这表明抗生素药物无法完全清除感染。
为了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研究人员使用脱乙酰甲壳素测试了许多的抗生素,前者是一种在甲壳类动物身上提取的派生物,通常被作为药物载体使用。研究人员发现司帕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清除膀胱细菌上最为有效。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脱乙酰甲壳素可以剥离膀胱内具有保护作用的上皮细胞层,从而使得抗生素药物能够进入深层的细胞组织杀灭细菌。这些上皮细胞的作用是阻止尿液渗入膀胱组织,它们能够快速的再生,在治疗结束后可以重新生成一道具有保护作用的防线。
布朗戈表示,他们进行的工作与人们的预期可能有所不同,因为一般情况下对感染的治疗不会破坏人体的细胞层,但在处理复发性尿路感染--至少是在治疗老鼠的感染--时,这种方式是有效的。
布朗戈还提到,虽然和脱乙酰甲壳素疗法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但大肠杆菌侵染膀胱的时本身就会引起膀胱上皮细胞剥落的现象。这种由大肠杆菌造成的剥落现象会在细胞层上形成不平整的小沟,这也就可以解释某些病人在使用抗生素疗法时效果较好,其他人则没有那么理想的感染清除效果。
他认为,细胞层的剥落现象是会自然发生的,所以使用药物剥离一定量的细胞层并没有带来太大差别,只是把自然发生的过程强制的实现了。
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的说法,尿路感染造成了美国人每年1000万次的就医看病,每5名美国女性中就有1名会患上尿路感染,其中20%可能会患上双重的感染,不仅如此,患有双重尿路感染的病人又有30%的几率会再患上新的尿路感染,而其中80%的女性还会有复发的现象。引发尿路感染的菌株可以生存很长的时间,不断的造成疾病发作。
研究的结果已经发布在了《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上,基于这个结果,研究作者马修·布朗戈希望他们的工作可以为将来尿路感染的治疗方式带来影响,他认为病人们有可能得到脱乙酰甲壳素的导管插入治疗,让药物可以直接注入膀胱,不过这种治疗方式只会在那些使用抗生素无法起到理想治疗效果的患者身上使用。
布朗戈表示,对于这种难以完全清除,病人常常需要复诊的复发性尿路感染而言,将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实习编译:陈鹭榕 审校:邱天华)
- 上一篇:过敏季节的防护小技巧
- 下一篇:专家警告儿童同样存在心血管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