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湖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邓志红主任医师介绍,6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季,家长及幼师应帮助孩子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邓志红表示,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我国的手足口病病原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为主。有效预防手足口病,首先要监督幼儿搞好个人卫生,保证饮食安全。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家长应及时换洗床单被褥。
其次,幼儿园要落实晨午检制度,每天早上查看宝宝的手上、嘴巴里有没有长米粒似的疱疹,有没有发热,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立即将该宝宝隔离,并迅速与家长联系送其上医院。对于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在症状消失后一周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复课。幼儿园还应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踪登记报告工作,发现发热、出疹患儿增多时,要及时报告卫生和教育部门,并配合疾控机构调查和防控。
此外,家长和幼师每天应对孩子使用的玩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初期,孩子会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
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潜伏期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
除此之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孩子一旦出现手足口病,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