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23省44城市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的报道引起了普遍关注。调查称,我国消化道癌症高发可能与喝水有关,饮用水中亚硝胺是美国3.6倍。消息一出,迅速引广泛关注,有媒体将“亚硝胺”比作“水中PM2.5”,引发起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担忧。
媒体报道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历时3年多,覆盖全国23个省、44个大中小城市和城镇、155个点位,从出厂水、用户龙头水到水源水,采集了164个水样,针对饮用水中亚硝胺浓度和种类进行了一次科研调查,这项调查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最全面的一次。调查表明,中国44个城市的饮用水检测出9种亚硝胺类物质,包括可致癌化学物质亚硝基二甲胺,其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浓度相对较高。
那么,为何工厂处理过的自来水还会亚硝胺超标呢
提到亚硝胺,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是亚硝酸盐一定有所耳闻。隔夜菜中亚硝酸盐超标中毒、加工肉制品中亚硝酸盐超标的新闻屡见不鲜,而亚硝酸盐就是可生成亚硝胺的前体物质。
报告显示,亚硝胺风险高的水样主要来自两个区域——华东区和华南区,清华的研究人员在长三角某县城的龙头水中检出了全国NDMA的最高浓度,是44个城市中唯一超过世界卫生组织100ng/L标准的,而长江三角洲地区正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有媒体称,自来水厂消毒通常会使用含氯消毒剂,氯是最廉价且相对安全的消毒手段,亚硝胺等消毒副产物也无可避免。但从数据来看,越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浓度越高,这归根结底来说,还是源头污染的问题,而当源头受到污染的时候,自来水工厂的处理就没用了吗?
据研究人员称,一旦水源受到污染,使用传统工艺的自来水厂对亚硝胺的控制效果有限。传统自来水公司即使经过合乎标准的处理,如果水源受的污染严重,比如说存在重金属等有机物就很难去除,而且检测的仪器昂贵,步骤繁琐。加上市政管网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中有的管线长度会达到十几公里,管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反应容器,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比如腐蚀管壁,细菌滋生等等,这样就会使自来水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金属物质,藻类和细菌等,在加上国内的管网一般使用年限较长,所以这类问题更加难以避免,因而导致进入到用户家中的自来水质量大打折扣。
自来水安全在何方?
从表面上看,中国的饮用水标准已经跟国际接轨了。
然而,详细研究卫生标准就会发现,中国把106项水质指标以常规检测指标与非常规检测指标分列,其中42项为常规检测指标,64项为非常规检测指标,视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检出状况不同,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
标准还规定,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本段资料来自厦门大学水科技于政策研究《中国环境安全标准与检测的尴尬》),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有权选择性地从64项非常规检测指标中挑选其认为需要检测的指标。
标准制定者本意可能是让地方政府特别关注本地区可能引发污染的指标进行重点检测,不幸的是,某些地方政府恰好是利用标准的这一弹性条款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回避检测当地一些敏感性的指标,没有检测就视为该污染物不会存在。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颁布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但真正起到的效果又是多少?今天中国的水环境,抗生素、环境激素等有机污染物在各大流域均被检出,而现有的自来水厂采用的净水工艺对这些化学微污染几乎没有剔除的能力,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呢?
相关新闻:44城自来水疑似致癌 专家实属耸人听闻
- 上一篇:自来水致癌吗 自来水怎样喝才健康
- 下一篇:自来水余氯致癌?实验证明不产生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