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新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比如之前大闸蟹遭遇避孕药喂养质疑时,广州相关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就表示,亚运在即,广州将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对相关产品加强检查,不会让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此后,不仅仅是大闸蟹,其他相关的农副产品和食品,都被亚运“保障”了,比如冷冻肉,也需要一日一报了;涉亚(供亚)运农产品基地都要建立健全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档案和生产、出场记录;农产品要有质量安全检测报告,并出具基地生产的农产品的包装标识等等。
也就是说,这几个月,爱吃又敢吃的老广,可以沾到亚运的光,尽管放开肚皮吃吧,因为亚运光环,入口的东西都会有所保证。
这本来是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稍稍一转念,似乎又不是滋味。那么抛开亚运阶段,亚运前,或者亚运后,食品的安全尤其是农副产品的安全,有保障么?拿什么来保障?难道本来不就应该如此执行么?
有个不得不提的片段,或许已被忘记。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奥运村内所有食品,都保证“绝非转基因产品”。尽管转基因到底有没有危害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在欧美国家的大环境是不提倡的。近期有消息指,今年南非玉米丰收,产量达1300万吨,其中400万吨无法消化。因为南非的玉米多为转基因,即使像津巴布韦、莫桑比克这样的饥荒国家也不敢买。而今年九月初,南非来中国推销转基因玉米。据郑渊洁的微博爆出,有关部门将在“十月派团去南非可能采购”。
听得不由心头一紧
同样的场景会不会在广州亚运复制?而即便如此,亚运之后,广州对于食品安全的追求是不是能像亚运期间一样?这才是作为普通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亚运当然是让广州扬眉吐气一展英姿的时机,但亚运带给当地居民的,除了东道主的自豪感和责任外,是不是也应该留下并长期保留些什么,比如说对食品安全环境的提升诸如此类。搞不明白的是,比如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控并附有质量安全检测报告之类的也就是说农产品的可朔源性,本应常规化日常化的东西,却像一个大功德一样在亚运前被报道了,难道这不是相关部门应该做的么?难道污水菜就是老百姓正常的食物?私宰肉和污水菜为什么屡禁不止,难道跟检查和处罚的力度不足没有一定的关系么,难道只有每次靠媒体报一报才会走过场管一管么?
亚运即将到来,在市民承担了为亚运堵车,为亚运让道这一系列义务的同时,能不能让羊城市民在亚运后,享受一下放心的食品,仅仅是一蔬一菜这样简单而微薄的要求。其实,这些本就是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