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因此,食品保质期的问题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近日,有媒体揭露食品保质期黑幕,不法商贩用药水随意更改生产日期。那么,消费者平时购买食品的时候,应该怎么正确认识保质期问题呢?一些常见食品的保质期又是多久呢?
辨别包装出厂食品
首先,看日期色泽。真的生产日期标注,干净利落、色泽发亮,假的生产日期标注通常模糊不清,日期周围留有墨迹。
其次,可以用手擦拭。产品包装上的原生产日期,一般是钢印打上和电喷的生产日期,用手无法直接将其擦掉。而改过的生产日期,用手轻轻一抹,颜色便开始变浅,再用力抹几下,生产日期变得一团黑,看不出字的模样。
第三,看日期颜色。一些正规大厂家为了避免过期食品被小商贩更改日期而故意选用难以模仿的烫金字,而违法供货商造假时通常都会选择成本较低的黑色原料。
超市购物小贴士
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少买容易腐败变质的凉拌菜。熟卤制品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温,凉拌菜买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杀菌。
警惕自制食品的打折促销活动,此类活动大多是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的,安全指数不高,不要贪图便宜而大量购买。
小心购买散装食品,市场上的散装食品大多以糖果、干果、饼干和一些速成品和半成品为主。这些东西同样有保质期的问题。所以,您在购买这些食品时,除了要向销售人员仔细地询问出厂时间以及保质期以外,最好还是亲自拿起来认真看看颜色,闻闻气味。当然,能尝一尝就更好了。
留意食品的保存方法。食品被买回家后,一定要注意保存。因为食品保质期的规定都是指食品在某种保存条件下的保质期限。比如说包装袋上都注明了保存温度,或者是不是需要冷藏、冷冻等。这些多需要看清楚,不然,即使在保质期内,食品也有可能发生腐败或者丢失营养成分。
过期食品的认知误区
保质期=保存期
快到期的食物能不能吃,首先要把这个“期”分清楚。一种叫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指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适宜的贮存条件下,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可以食用。而另一种叫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在保存期之后,食品可能会发生品质变化,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不能食用,更不能用于出售。
保质期前后的食品变化,一般来说,也不是很大。但是,刚出厂的食品和过保质期以后的食品之间区别还是明显的。比如,过了保质期的食品的一些营养成分会大大流失,再比如,如果是碳酸饮料过了保质期,其气体的外溢也是很明显的,衰减得挺厉害的。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还是尽量买靠近生产日期的新鲜产品为好。
冰箱≠保鲜柜
有些人以为,只要把食品放到冰箱里就不会变质。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很多微生物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在4℃—60℃,而大部分冰箱冷藏温度并没有达到4℃以下,即使达标,也只能延缓细菌的生长繁殖,却并不能杀灭微生物。此外,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往往会发生冰晶析出、裂缝、粘连等现象,而反复冷藏,并且生熟食物交叉放置,不但影响口味,还易引发食物变质。
常见食品保质期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