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省第一批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该院高度重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把加强监测信息化建设作为强化监测管理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行监测信息化管理工作,实现了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科学、规范管理。一是明确职责,定岗定人。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防保科为专管科室,指定专职人员,切实加强监测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将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纳入肠道门诊常规工作管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日常检查和和督促整改。二是借助软件,优化流程。2012年初,医院投入资金,委托软件开发公司在门诊HIS系统“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了“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管理模块”。具体流程包括:门诊临床医生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在门诊HIS系统开具“食源性检测四项”检验免费套餐,并通过HIS系统生成的“门/急诊日志”,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由局域网将数据传输给防保科。防保科对上传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进行实时收取和审核,确认后将数据打印或导出。检验科负责接收标本,按要求进行编号、登记和检验,完成检验后,填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每月的第一、三周将前两周分离的菌株集中送至市疾控中心。防保科专职人员每天通过“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管理模块”、HIS系统对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与检验信息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与责任人联系,督促改进,同时将临床医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每天一次报送市疾控中心。三是分层培训,确保质量。以专科为单元定期组织监测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通过院内局域网、短信平台发布监测相关知识,防保人员经常深入诊室与医生进行面对面沟通和指导,提高医务人员的监测能力。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强化医护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的责任意识,不断改进医患沟通技巧,提高监测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四是加强检查,落实奖惩。防保科坚持每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正,每季进行总结和反馈,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按工作质量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化管理推行一年多来,经过多次更新和完善,信息管理优势越来越凸显,既有效地提升了监测质量,又提高了管理效率。今年6月,省卫生厅徐润龙副厅长到湖州实地调研时,对该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化管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化管理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工作持续规范。信息管理软件为监测工作与临床诊治有机结合搭建了良好的载体,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常规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二是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临床医生在HIS系统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患者基本信息由系统自动提取,节约了工作时间。防保科实时收取、审核并上报监测信息,无须人工收卡,工作量大幅减轻。三是填报质量得到保证。通过设定《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中的必填项目及项目间的逻辑校验,对临床医生填表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了填表完整性。今年1—6月,该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232份,检验粪便标本221份,标本送检率95.2%,检出阳性标本49份,阳性率22.2%,全部信息均按要求及时录入监测网络。四是报告反馈及时到位。专管人员通过信息管理软件每天进行核对,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和反馈责任人。同时,每月统计分析和反馈监测结果,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利用监测资料对接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当前急性腹泻病例致病因子的流行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宽广的思路。
- 上一篇:上海拟立法预防处置医患纠纷
- 下一篇:莆田市夜间突查保健食品“四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