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岁的薛居冰是(山东)青州市立医院的一名普通药剂师,但却做出了一件不平凡的事:6月15日和16日,他在北京道培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些造血干细胞远渡重洋,给一位美国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2006年5月,青州市红十字会倡导开展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薛居冰主动参加,并被采集了10毫升血样进行初次配型检测。他的血样进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因此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因为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三十万分之一,所以,在成为志愿者之后的5年里,薛居冰一直未遇到配型合适的受捐者,他也逐渐淡忘了此事。今年2月21日,正在上班的薛居冰突然接到潍坊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与一名患白血病的美国籍男子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让他慎重考虑是否愿意捐献。得知这一消息后,薛居冰感到十分高兴,当即表示愿意捐献。“因为我是学医出身,知道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非常不易,虽然他是一名外国人,但如果自己拒绝捐献,可能一个生命就消失了。”6月22日,薛居冰对前往采访的记者说。
3月22日,薛居冰在潍坊中心医院进行了高分辨配型,结果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的10个检测位点中,薛居冰与患者竟然全部指标契合,这就意味着捐献的成功率在90%以上。高分辨配型成功以后,薛居冰非常注意饮食起居,生怕有个头疼脑热影响了捐献。因为美国红十字会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要求十分严格,薛居冰前前后后共体检了5次,仅化验抽血就达到150毫升,除了一份在国内检测外,还有一份要拿到美国去化验。
造血干细胞配对程序非常复杂,必须等到双方条件均合适的时候才能进入捐赠环节。在经过近3个月的焦急等待后,6月10日,薛居冰在妻子及省、市红十字会领导的陪同下赶赴北京道培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而远在美国的受捐者也同时加大了放疗和化疗剂量,以等待挽救生命的新的造血干细胞输注。从6月11日开始,薛居冰连续5天接受了动员剂注射,以加速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15日上午8点25分,薛居冰开始接受第一次采集。由于患者的体型比较大,薛居冰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捐献者,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他的血液循环量达到15000毫升,相当于他体内总血量的4倍。16日上午,他又接受了第二次采集,血液循环量达到9000毫升。两次静脉采集全血,共从薛居冰体内成功提取了304毫升造血干细胞。
6月22日记者前往采访薛居冰时看到,他家的装饰墙上摆放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给他的荣誉证书。“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位美国受捐者的名字,只知道他是1988年出生的,按我们中国的属相也属龙,正好比我小一轮。我衷心祝愿他早日康复!”当问及如果有机会是否还愿意再次捐献时,薛居冰毫不犹豫地做了肯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