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归”占当地农民收入的两成
随着雨季来临,甘肃岷县春耕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对当地农民而言,药材种植不仅是上千年的传统,也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记者在岷县秦许乡走访时看到,道路两旁的川地里洋溢着一片忙碌的景象,虽然冷风嗖嗖,天空还飘着雪花,但药农们忙得全然顾不上这些,铺地膜、“钻洞眼”、栽药苗……每一项流程都谨慎小心,生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为提高药苗成活率,有的妇女干脆跪在潮湿的地里,头埋得几乎贴上地膜,观察片刻后小心翼翼地将种苗插下,他们投入的劲头像是在“雕刻”一件“艺术品”。
“如果年景好,一亩地每年能收入四五千元,正常情况下每年收入在三千元左右”,一位50岁上下的男人一边低头忙着用手里的农具在已经铺好的地膜上“钻洞”,一边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家将现有的7分地全部种植了当归,趁着这两天雨水好,得抓紧将药材种下去。
当记者问及如何储存收获后的当归时,周边干活的村民多数回答,“收获当年就被收购了,用不着储存。”而有些村民则说,要是存放,用麦草烟等植物桔杆熏即可。
从官方提供的资料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县年中药材产值7.4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一半,年出口量8000余吨,其中当归5000多吨,占全国当归出口总量的90%以上,创汇2亿元人民币,岷县农民人均年当归收入近500多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当归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药材加工企业称含硫检测标准严格
“我们的内控标准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因为顾客主要都是回头客,必须保证产品质量才行”,该县岷海制药公司副总经理王正年说,他们在收购药材时,首先是采购人员肉眼目测,然后交至公司安检部门抽样检验。
王正年说,虽然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含硫检测标准,但该公司一般按照每公斤含硫量不大于40毫克的标准进行检测。“公司在2007年就投资70余万元专门成立了质量检验部,主要从事药品质量控制和中间产品及成品的控制,重点是对重金属检测”。
岷县药材市场当归交易量骤减
记者在岷县最大的药材集散地——“中国当归城”市场看到,大型货运车、小型农用车、甚至还有人力车杂乱地交织在一起,加之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易场面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但与黄芪和党参摊前的人头攒动相比,或大或小的当归摊前明显冷清了不少。
当归摊后的老板要么焦躁地张望着来往的人流,要么发着呆。“岷县去年干旱,当归产量减少,今年当归由于稀缺,价格原本还不错,但在‘硫磺当归’出现后,不仅价格跌了两三块钱,客人也明显少了很多。”一位30岁左右的女老板苦笑着说。
甘肃当归集团生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李保财告诉记者,该药材交易市场往常每天的交易量为150吨至200吨,但近几日的交易量下滑至100吨左右。
岷县官方:“硫磺当归”仅是个别现象
甘肃省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局局长后顺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近日有媒体报道岷县在当归生产贮藏中存在硫磺熏蒸、使用“壮根灵”和甲拌磷等问题,经调查核实,上述问题存在,但仅是个别现象。他进一步解释说,农民一般都选择植物秸秆或草木灰进行干燥处理,他们收入本来就不多,使用硫磺薰制需要增加投入,“农民不会无故增加成本”。经调查,硫磺薰当归现象存在于个别中间商贩流通环节。
“由于岷县海拔较高、气候湿润,每年秋季当归收获后即使不进行干燥处理,储存一年至两年也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有极个别中间商为了延长异地储存时间,存在用硫熏制现象。”后顺心坦言,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当归含硫量的检测标准,因此在检测过程中缺少限度标准。
后顺心说,该县制药企业未采购和使用经硫磺熏蒸的当归,所用药材是安全的。同时,未发现在当归种植中使用“壮根灵”的现象,当地群众种植当归主要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岷县当归种植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耕地较多的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合理轮作倒茬,病虫害少,只有个别农户因地少难以倒茬,为了防治病虫害有使用甲拌磷的现象,但面积很小。”他说。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已有1700多年种植历史,产量居全国第一。岷归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中药方剂中有“十方九归”之说,岷县也因此有“中国当归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