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云南、浙江等地报告集中回国人员发生输入性疟疾聚集性疫情,疟疾集中发病和再传播的风险加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各入境口岸和隔离点入境人员的疟疾监测,重点关注入境人员的原始来源国信息,对近期出现过发热症状者必须开展疟疾检测,在具有再传播风险的地区要及时开展媒介监测和疫点处置,及时阻断传播风险。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全球性急性寄生虫传染病,由疟原虫引起,以蚊子为主要媒介传播。疟疾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瘴气,在国外也被称为瘴气malaria,为意大利文mala(不良)与aria(空气)二字合成。这种疾病是由雌性根据蚊子叮咬人体并将寄生在体内的疟原虫引起的。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由4种不同的疟原虫引起,即 间日疟,病原体为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病原体为恶性疟原虫。
疟疾是由周期性冷热发作、脾肿大、贫血、脑、肝、肾、心、肠、胃等损伤引起的各种综合征。儿童的发病率很高,大多数在夏季和秋季都很流行。它可以全年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且很容易流行。
疟原虫感染后可产生相当大的免疫力,因此在疟疾地区,当地人在早期患有疟疾,并获得相当大的免疫力。外国人进入整个疟疾地区后很容易感染,因为他们没有免疫力。疟疾地区的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受到母亲的抗体保护;一个月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疟疾的症状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相当于肝细胞内的疟原虫(裂殖体)发育成熟裂殖子释入血流。但因周围血内的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
2、发冷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1h,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多已超过38℃。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3、发热期:一般持续3~4h,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发热期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5、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间歇期而言,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达24~48h,间日疟和卵形疟约为48h,三日疟为72h。镜检所见原虫除恶性疟外,以大滋养体为主。
疟疾的传播途径
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在丘陵地区则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在海南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多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症状可较轻,甚至无症状。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症状较重。
4、流行特征: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这主要因为本病流行于生态环境与媒介因素关系密切。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亦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