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复旦大学一份有关“江浙沪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爸爸妈妈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远离抗生素风险?
多种因素导致抗生素残留
国家二级营养师杨玉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儿童接触抗生素的途径主要是药物和食物。有些家长缺乏用药知识,又欠缺对大夫的信任,本着给孩子用好药的想法,动辄要求给孩子“消炎”。另外,一些动物性食物中可能会有抗生素残留,这是为了给动物治病或者防病,如禽蛋奶鱼等。
协和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李英涛表示,通常情况下,短期的临床用药治疗,大多数抗菌药物经过正常代谢和排泄,体内残留量会很少。建议家长给孩子吃的食物要多样化,要避免长期食用喜欢的一两种食物。
儿童滥用抗生素危害大
带孩子看病时,有些家长会对医生说,“开点消炎药!”
李英涛表示,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但抗生素不是万能药,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尤其是儿童更要慎重使用。”
滥用抗生素对儿童的危害主要有三点:一是造成耐药性,导致一旦得病抗生素越用越多,甚至会加速基因变异;其次,抗生素会影响肠道菌群,导致一些肠道疾病甚至营养不良;还有就是会导致缺乏维生素K,而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易出血以及出血不止。
谨遵医嘱严格使用抗生素
李英涛提醒,孩子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需要由医生确定。通常由细菌、支原体感染需用抗生素,而对于大部分病毒性,如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原菌感染,抗生素几乎没有作用。像一般的发烧、喉咙痛、咳嗽、流鼻涕,仍以病毒感染占大多数,因此,切不可孩子得病即用抗生素。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应首选口服剂型,其次是肌注,最后才是静脉点滴。
此外,药物剂量通常是由医生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家长应严格按时给患儿用药,切记不能随意更改。
用天然食物可代替抗生素杀菌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杜金行表示,自然界的很多天然食物,也有抗病毒、杀菌和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让孩子远离药物。
大蒜是公认的天然抗生素,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和大蒜相似的“食物抗生素”还包括葱、姜等。不过这些毕竟是食物,没有经过提纯,在剂量上也不好控制,所以它们不可能取代真正的药物,直接治疗疾病。但适当食用预防疾病,效果还是不错的。
延伸阅读: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以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常见的有以下几类: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氨基糖苷、大环内酯类。
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药估计就是抗生素,但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讲消炎药和抗生素应该是不同的两类药物。我们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为什么儿童最容易中抗生素的招?
儿童在器官生理功能上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新生儿,因此最需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经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在儿童药物性肾损害中,大约有近五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
监测数据显示,由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症状为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的占67%,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系统反应的占8%。还可能产生头痛、头昏、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
滥用抗生素还会伤害宝宝的耳朵。来自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数字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的比例。
抗生素使用原则: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
使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就不用两种;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像感冒、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婴幼儿哮喘这类疾病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在治疗中要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
对儿童有危害的抗生素
从目前用药的情况来看,很多家长习惯于用抗生素治疗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肝肾发育尚不完善,因此许多抗生素对儿童的影响尤其明显。
氨基糖甙类:氨基糖甙类包括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这类药物主要对听神经和肾脏有一定毒性作用,注射此类药物后可引起耳聋和肾脏损害,尤其在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容易发生,年龄越小,发生的概率越大,因此,应当严把用药指征,非病情必需时,不要轻易选用这类药物,且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太长。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药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这类药对肝脏有较大的毒性作用。儿童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大环内酯类药,可发生肝功能衰竭等病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酰胺醇类:酰胺醇类药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这类药的毒性较大,目前临床已经很少应用。儿童使用酰胺醇类药物后,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等病症。
喹诺酮类药:喹诺酮类药包括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多氟哌酸)等。此类药物可引起儿童关节软骨损害,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因此,不宜用于14岁以下的儿童。
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和磺胺嘧啶等。这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对肾脏具有一定的刺激和毒性作用,如果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不注意多喝水,很容易使磺胺药物在尿中结晶折出堵塞肾小管,损害肾脏,造成尿量减少或无尿。因此,在服此类药物时要多喝水或同时服用小苏打碱化尿液,使结晶溶解,以减少这种副作用的发生。此外,磺胺类药物还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故婴幼儿在慎用这类药物,新生儿禁用。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强力霉素和米诺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被人体吸收以后,会和血液中的磷酸钙结合,沉积在生长阶段的骨骼和牙齿上,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使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变黄,并容易形成龋齿,故小儿应忌服这类药物。
专家提醒,正确使用抗生素要从以下四点做起: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药就不联合用几种药;能口服的不要静脉注射。在这个基础上,家长还需要做到不自行胡乱在医药超市购买抗生素类药物,如果孩子出现感染应尽量到医院查明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