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解决很多问题,包括看病找医生。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
因轻信“网络医生”而导致患者上当受骗,甚至因不当治疗而使得病情恶化,患者蒙受巨大痛苦的案例,的确让人触目惊心。现实中,网络医疗信息平台被非法违规行医者滥用甚至当做营销拉客的通道,更是相当普遍。以此而言,对于“互联网医疗”现象,设置严格的规则约束,禁止互联网医学诊断,无疑是必要的。
不过,假如仅仅是一纸禁令,显然还并不足够,也远未治本。事实上,既然如今早已是网络时代,患者有需求,首先向网络寻求咨询,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就是如何让医生和医疗服务上网,实现医疗问诊的网络化与移动化,也正成为市场和资本追逐的一块医疗“蛋糕”。
不仅是国内,根据美国一项对全国超过3000人的电话调查性调查,网络已经成了美国人生活中获取医疗信息的重要途径,35%的美国成人说他们曾专门用网络尝试着去弄明白是否自己或者他人有身体疾病。当被问到网上信息是否曾促使他们去看医生时,46%的人给出了肯定答案。对网络医生的信任度,超过40%的人说经过健康专业人士证实网络信息是正确的,还有35%的人根本就没有进一步征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不难看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对医疗服务环节的渗透与改变,网络医生与问诊的趋势其实已不可逆转。
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当下的“互联网医疗”乱象,尤其是黑医院、黑诊所在网络营销上的先声夺人,也就很难通过简单的治理和打击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相反,何以“网络医生”这一医疗服务领域的“互联网+”,竟然被黑诊所们占了先机,抢了患者,倒是更需反思。可以设想,除了“互联网医疗”缺乏必要的监管与认证,网络医疗信息本身的良莠不齐之外,正规医疗机构与医生在“触网”的滞后,又何尝不是等于将网络这一便捷的医患沟通与对接渠道拱手相让呢?
基于此,“互联网医疗”乱象仅仅提醒患者别受骗还不够,而更需顺应公众求医问诊的需求,让正规的医疗服务和资深医生成为“互联网医疗”的主体,占据患者“网络寻医”的入口,从而形成“良医驱逐劣医”的良性机制。
- 上一篇:杜绝天书病历不只是医生的事
- 下一篇:互联网医疗当避免“专车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