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与会专家表示,即使本次流行季得过甲型流感,也还有可能再感染乙型流感。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可以出现反复感染、同时或交替感染。1月18日,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临床药学部/药剂科主管药师游蓝围绕热点问题为大家讲解乙流用药。
问:如何判断有没有中招乙流?乙流和甲流症状有何区别?
游蓝:想要明确感染流感病毒的亚型,最准确的方式是呼吸道病毒检测,包括核酸、抗原和血清抗体检测。中招乙流后,症状和甲流类似,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可伴有干咳、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光凭症状难以区分。
问:治疗流感,常用药物有哪些?
游蓝:对普通流感患者而言,常用药物包括两大类,一是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另一类是对症治疗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布洛芬、止咳药右美沙芬等)。
问: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对甲流、乙流都管用吗?感冒了可以吃吗?
游蓝:均有效。普通感冒常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抗流感病毒药物对这些病毒无效,不建议在未确诊之前随意使用。
问:如何正确使用奥司他韦等流感药物?可和其他药物联用吗?
游蓝:流感一旦确诊,推荐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能够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和降低住院率。如果超过48小时,对于症状轻微或已明显好转的朋友,再服用抗病毒药物获益不大,不服药也可自愈。但对于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来说,超过48小时后用药依然可以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不推荐抗流感病毒药物联用。常用的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对甲流、乙流病毒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安全性良好,当前临床研究数据不支持联合给药治疗季节性流感患者。
问: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有什么区别?有无副作用?
游蓝:二者各有优势,表现在
(1)说明书适应症:奥司他韦除了治疗也可用于预防流感,而玛巴沙洛韦说明书仅有治疗适应症。
(2)抗流感病毒机制方面:玛巴洛沙韦可阻断病毒基因的转录起始阶段,达到在早期抑制流感病毒自我繁殖效果,阻断流感速度更快。
(3)用药依从性方面:玛巴洛沙韦服药方便,仅需服用一次即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4)适用人群方面:①妊娠期妇女首选奥司他韦,而玛巴洛沙韦对妊娠期妇女用药研究资料不足,尚不推荐。②5岁以下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而玛巴洛沙韦在我国仅批准用于5岁及以上儿童患者。③奥司他韦在肾功能不全患者群体中有详细的药物剂量调整推荐,而玛巴洛沙韦研究尚不足。
(5)不良反应方面:是药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玛巴洛沙韦临床试验中以腹泻、支气管炎、恶心、鼻窦炎和头痛较为多见;奥司他韦则以恶心、呕吐、头痛或全身性疼痛多见。
问:有哪些预防流感的方法?有没有药物可以先预防呢?
游蓝:目前药品说明书和指南都推荐奥司他韦用于流感预防,但推荐人群也是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也能帮助降低流感感染的风险。
问: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乙流的其他症状,怎么用药?
游蓝:高热、头痛或肌肉酸痛是流感常见症状,通常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来对症处理。
咳嗽是人体保护机制,可以通过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因此轻微咳嗽不必使用止咳药,随着流感病毒的清除可自行好转。若咳嗽剧烈且严重影响到休息和生活,适当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苯丙哌林等。当咳嗽是由于痰量多或者痰不易咳出引起的,则建议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帮助痰液排出。
问: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游蓝:奥司他韦等作为抗病毒处方药,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盲目服用、过度囤药。另外常用到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它们同时具有退烧和镇痛作用,当出现发热(体温》38.5℃)或/和疼痛时,选择其中一种即可;许多复方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在用药前切记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重复用药而致使药物过量;另外这类药物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不超过5天,若症状持续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问:对于不同群体该怎么用药?
游蓝:对于儿童而言,一是要合理选择药物种类: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儿童抗流感药物是奥司他韦(口服)、玛巴洛沙韦(口服)、扎那米韦(吸入剂)和帕拉米韦(注射液);二是要关注给药剂量,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都对不同体重患儿进行剂量推荐,家长需根据说明书推荐计算给药剂量;三是关注药物剂型选择,对于吞咽困难或需要根据体重计算给药剂量的患儿,推荐使用颗粒剂或干混悬剂,此种剂型可分散在水中便于服用和给予准确剂量。
老年人需要关注肾脏、肝脏功能,对于肾脏或肝脏功能不全患者,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根据肌酐清除率或肝脏损伤程度进行剂量调整。(来源川观新闻)
- 上一篇:北京流感阳性率降至49.9% 疾控中心提醒
- 下一篇:关于甲流和乙流!权威解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