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最近面部潮红、痒痛不适。他以为是一般的过敏,过几天就会自行好转,没想到第二天症状进一步加重,还出现了寒战、发热,后在中山医院皮肤科被诊断为丹毒。医生详细了解他的病史,得知他最近因为鼻子不舒服曾猛挖鼻孔,认为这正是导致他患上丹毒的根由。
什么是丹毒?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中山医院皮肤科任军副主任医师介绍,很多人有一些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影响观瞻事小,诱发感染事大。比如挖鼻孔,可能会造成细小的伤口,细菌趁机侵入皮肤,引起皮肤水肿、疼痛,甚至高热,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李先生患丹毒就是这种情况。此外,舔嘴唇、扯手皮等不良行为也可能影响健康。其中,频繁舔嘴唇可能引起口唇脱水、干裂、瘙痒,形成剥脱性唇炎,治疗往往比较麻烦。
丹毒的致病菌是什么?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这种细菌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而入侵,如足癣、刺伤等,继而引起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该病好发于人体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皮疹初起呈红色丘疹状,色鲜红似玫瑰,中间颜色较淡,与周围界限清楚。用手指轻压,红色即会消退,手指一放,红色很快恢复。
除此之外,皮肤表面的红肿还会迅速向四周蔓延,此时人体会伴有高热畏寒及头痛等症状。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管状淋巴管发炎,自损伤处发出鲜红色线条,向心进展甚速。而附近的淋巴结还会肿大、疼痛。有时还可造成淋巴管阻塞,组织增厚,形成象皮肿。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因丹毒而引发脑膜炎、急性肾炎、心内膜炎,甚至败血症,最终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对丹毒的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