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大通区4岁小男孩高煜洋在家发烧,4月27日被家人送到该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不料医生吊水后口吐白沫呼吸停止,经紧急抢救无效死亡,家人痛不欲生。记者昨日了解到,医院初步调查是医生用错了药,目前此事正在处理中。
孩子的大伯高峰告诉记者,弟弟一家住在大通区金丰易居小区,小侄子平时活泼可爱,很少生病,一开始家人发现孩子感冒伴有低烧,27日送到该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为其吊水治疗,不料吊水过程中突然昏迷,虽然紧急转院抢救,不幸的是孩子还是失去了生命,孩子的父母受到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精神几近崩溃。
淮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出具的《关于患儿高煜洋医疗纠纷的情况说明》介绍:“2016年4月27日上午9时许,患儿因‘发热胸痛两天’为主诉来我院就诊,储继周主任决定给予输液治疗,在开具处方时,误将维库溴安(肌松药)当成化痰药(安溴索)开出……中午12时5分左右,开始输液第三步(输入含有维库溴安的液体),随即患儿头晕、视力模糊、出现重影、看不见东西、嘴唇发紫、口吐白沫,两三分钟后患儿呼之不应,停止呼吸并昏迷。”
异常情况发生后,第三人民医院立即停药并抢救,患者家属同时拨打120急救,并转院至淮南新康医院,省、市儿科专家随后赶到现场,“由于患儿病情严重,在新康医院进行数小时的抢救,未能成功,患儿死亡”。
淮南三院在《说明》中表示:“此事件的初步调查情况是:我院储继周主任用错药物。我院将继续深入调查了解细致经过,明确责任严肃处理,做好善后工作,并及时将调查以及处理结果向上级管理机关汇报,并告知家属处理结果。”
记者昨日下午联系淮南三院,该院办公室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并表示,医院对去世幼童的亲属悲痛心情表示理解,医院方面不会回避问题,逃避责任,将根据事实情况,按照程序依法依规处理此事,同时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孩子输液父母要注意这5件事
孩子在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除了避免药物拿错或是开错药之外,父母要注意一些事项,避免发生意外。
1、避免躁动
家长应有稳定的情绪,用平静的心态感染和安抚孩子,协助护士摆好患儿体位,剃去穿刺部位的头发,以便于穿刺和固定。否则,胶布贴在头发上,针头会随着头发的活动而活动导致针头脱出。针扎上后,应尽量安抚照料好孩子,避免哭闹、躁动而使针头松动、移位。如未能控制而发生输液管晃动时,一定先看点滴管以下的输液管是否有空气进入,如有气泡时,请护士尽快处理,以免空气进入血管,造成危险。
2、不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应注意液体滴入是否通畅,滴速是否恰当。输液管扭曲、受压,针头固定不当,输液瓶悬挂太低等都可引起滴入不畅。滴速是医师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药物性能而科学计算出来的,一定要认真执行,家长不要随意调动输液管上的调节器,输液速度太快或太慢都对孩子不利。
3、注意观察针刺部位
针刺部位肿胀隆起,表明针尖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液体已注入皮下组织,应尽快呼唤护士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
4、注意观察患儿表现
应注意患儿有无不适或疼痛感。患儿往往因疼痛而烦躁、哭闹或出现发冷、寒战等症状,这时应尽快请医务人员处理。
5、及时拔针
在快滴注完时,应及时呼叫护士更换药液或撤掉针头,以免空瓶时间过长,发生回血拔出针头,应用消毒棉签或棉球轻轻按压穿刺部位数分钟,待不出血即可。不要局部按揉,以免出现皮下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