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一组居民冬季死亡人数数据,去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3.6万,老人成为冬季死亡高发人群。
冬季死亡率高是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在今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另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张压约升高0.12毫米汞柱,这是在针对上海50名高血压患者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伟宪解释说,首先,冬季温度低,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痉挛,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对于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寒冷天气还可能诱发血管壁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其次,冬季居民生活习惯容易变化大,对高热量饮食如肉类酒类的消费增加,同时运动量减少,会进一步给人体循环系统带来负担;再次,冬季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加上供暖等因素带来的空气质量问题,可能增加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急性发作的机会;最后,冠心病等心功能不好的患者如果感染流感病毒,会加速疾病恶化,导致心衰加重甚至死亡。杨伟宪强调,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烟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身体免疫力相对弱的老人和小孩,应特别注意冬季疾病的防控。
对于冬季高危人群的疾病防护,杨伟宪建议,老年人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运动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科学健身,比如特别冷时应尽量在室内锻炼,如身体不适也不要逞强,应积极休息避免疾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根据医院提供的康复训练计划表进行健身,并定期监测病情。在运动时间方面,尽量选择温度较高的10~16点之间。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杨医师表示冬季尤其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大,血管因温度剧烈改变而收缩或舒张,可能引起血管神经性头痛,因此大家要提防温度骤变,出门时注意保暖。此外,还应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以及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延伸阅读:十招让老人安全过冬
其实冬季并个可怕,只要老年人注意适应冬令气候特点,顺其自然:重视自我保健,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冬天。为了平安地度过冬季,老年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老人常按脚心助滋阴补肾!
一、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气温较低,为了抵御寒冷,机体调节功能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组织代谢加强等,而老年人由于主要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皮肤松驰、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搞抗力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显的低于青年人。
因此,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之时,老年人中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出现,产生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冠心病、肺气肿、哮喘的重要诱因。此外,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之后,还容易发生手足裂、冻疮或皮肤痒等。所以,老年人必须随时注意防寒保暖,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裤,避免着凉,防止感冒。
二、重视饮食调理
在冬季中老年人的日常膳食应以“温”、“补”为主,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于搭配、荤素夹杂,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能力。要避免或少吃凉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讲究心理卫生
临床实践多次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与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而冬季则是自然界阴盛阳衰之季。所以老年人应该避免忧郁、焦虑、紧张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经常保持情绪乐观、精神愉快,科学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使意志安宁、心境恬静。另外,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一般老年人应保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应午睡,睡觉前不要过于兴奋。
四、改善居室环境
在冬季,人们为了御寒而将门、窗紧闭起来,再加上取暖设施的使用,致使室内的空气干燥、污浊,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内温度同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
五、注意取暖适度
正确的冬季取暖方法是: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度,局部取暖不要超过10分钟。
六、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在冬季,老人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坚持每天锻炼,这对增强体质,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七、不宜洗浴过勤
冬季老人以5-6天洗浴一次最佳,且水不宜太热,洗后最好喝一杯热开水。
八、切忌烟酒嗜好
冬季房门紧闭,烟雾不宜外散,吸烟对人体十分有害,如若长期烟雾蓄积对人体影响更大;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洒后体虚易使外寒之邪乘机而入,寒热错杂,极易给心、肺、脑造成损害。
九、避免外出时间过长
由于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而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很容易染上传染病。
十、有病早治
老人在冬季如稍有不适如:食欲不佳、发热、咳嗽、胸痛、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等,应及时去找医生诊治,以免延误治疗,造成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