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记是胎儿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出现的增生,在皮肤表面表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异常。它多是由于人体血清中的锌、铜、钙、镁等微量元素及苯丙氨酸、酪氨酸严重缺乏,影响了色素合成过程进而导致的。
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其大多发生在宝宝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生青记都没问题,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为10%,大部分都只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也有部分会合并身体异常,甚至有恶变可能,必须积极治疗。
一般来说,胎记若长在脸和手脚等明显部位,虽没有健康影响,但有可能会导致自卑心理,特别是儿童。根据欧美各国的研究,脸部胎记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变成日后的人格问题。这类胎记可考虑去除。
此外,眼睛和脸颊附近的葡萄酒色痣,有时与青光眼等视力问题或癫痫发作及发育迟缓有关;6个以上咖啡牛乳色斑群,可能是神经纤维瘤的信号,患神经纤维瘤的孩子通常在出生时或两岁之内出现斑块,到童年甚至更大,斑块数量还可能会有所增加,大约50%有神经纤维瘤的人可能出现学习障碍。一些胎记,尤其是出生时就有的大痣,将来癌变的风险很大。建议长大后胎记还没消退的孩子,最好到医院就诊,明确胎记的性质,决定是否需要尽早治疗。
专家提示,有6种黑痣需要时时留心:
1.杂色常为恶性的病变信号,雀斑型、表浅蔓延型恶性黑色素瘤,常在棕色或黑色中掺杂红色、白色或蓝色,其中蓝色更是一种不祥之兆。另外,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总是呈蓝黑或灰色。
2.表面不光滑,一般很粗糙,并伴有鳞形或片状脱屑,有时渗液或渗血。
3.周围皮肤可出现水肿,或丧失原有的光泽,变成白色、灰色。
4.局部常有发痒、灼痛或压痛,当黑痣继续发展成溃疡性的病变时,会伴有渗液、出血,刺痛或灼痛感会更加明显。
5.黑痣周围会出现结节,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这些均为中晚期的表现。
6.边缘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
对于有“痣”人士,最重要的是防止色素痣癌变。黑痣出现恶变时,往往有些症状,比如从颜色上看,原来是黑的,突然变得蓝亮亮的,或者是变成棕色;从形态上看,正常黑痣边缘一般都是椭圆形的,突然变成剧齿状,不整齐了;从人的感觉上讲,黑痣突然变得又痛又痒,或者渗出了一些液体,出血结痂了。这些种种表现,都有可能是黑痣变成恶性黑色素瘤的前奏。
引起正常黑痣出现癌变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紫外线照射,还有化学药物、有毒有害物质的刺激、病毒的侵袭等,都有可能促成良性的黑色素瘤(黑痣)向恶性转变。
黑色胎记长毛会癌变吗
黑色胎记叫先天性黑痣,有毛发又称为黑毛痣。一般来讲均为良性,仅不同程度影响外观,对机体没有太大的危害。如果痣长在经常受摩擦部位,如手、脚掌;臀部、腰背等,且有在短期内增大,毛发脱落,增黑,脱屑,甚至痒痛破溃、出血等。初期是治疗胎记的最佳时期,采用科学方法治疗胎记是可以及时治疗的。早期胎记症状不是很重,更重要的是致病因对患者身体的影响还比较小,容易查找和清除。不要盲目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痣恶变如何处理?
对疑为恶性黑色素瘤者,应将病灶连同周围0.5~l毫米的正常皮肤及皮下脂肪整块切除后作病理检查,如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则根据其浸润深度,再决定是否需行补充广泛切除。一般不作切取或钳取活检,除非病灶已有溃疡形成,或因病灶过大,一次切除要引起毁容或致残而必须先经病理证实者,但切取活检必须与根治性手术衔接得越近越好。对薄病变、厚度小于或等于1毫米,仅切除瘤缘外正常皮肤1厘米,对病灶厚度超过1毫米者应距肿瘤边缘3~5厘米处作广泛切除术。位于肢端的恶性黑色素瘤,常需行截指(趾)术。对病灶范围大而伴有远处转移等不适于根治性手术者,为了解除溃疡出血或疼痛,只要解剖条件许可,可考虑行减积术或姑息性切除。
放疗除了对某些极早期的雀斑型恶性黑色素瘤有效外,对其他的原发灶一般疗效不佳。因此对原发灶一般不采用放疗,而对转移性的病灶用放疗。恶性黑色素瘤对化疗不甚敏感,联合用药及配合中医治疗可提高化疗有效率,减低毒性反应。
中医一般将恶性黑色素瘤分为热毒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等类型,采用清热解毒、扶正抑邪、滋补肝肾、祛毒化结、补肾健脾、补气养血、解毒化瘀等疗法,临床疗效较好。另外,已有研究证实恶性黑色素瘤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卡介苗能使黑色素瘤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集中于肿瘤结节,刺激病人产生强力的免疫反应,以达治疗肿瘤的作用。
最后,加强对一般群众和专业人员的教育,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识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黑痣长在身上,只要不是太影响美观,最好不要轻易动。一旦出现什么变化,最好能及时到医院治疗,如果做手术比较早,并且清除得比较干净,也是有可能得到较好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