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晒4个部位百病消
晒头顶:补阳气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百脉所会之处。晒太阳时,一定要让阳光晒过头顶,而且最好能晒到正午的阳光,也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这时的日光阳气最充足。上班族在午饭后,不妨走到室外,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晒后背: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人体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分布有五脏六腑的背腧穴)均分布在后背。晒这些穴位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阳气就好比人体的卫士,人体阳气充足,就可以抵御一切外邪入侵,身强体健。我们背对太阳,让阳光直射背部,只需不多时,就会感觉全身暖暖的,很舒服。背部的诸多穴位经络,尤其是最重要的督脉(位于后背正中线上),也能受到阳光的濡养,使通体调畅。此外,中医讲“背为阳,心肺主之”,经常晒晒后背,还有强壮心肺的功能。
晒腿脚:祛寒气
俗话说:“寒从足下起”。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到头腿脚都是冷冰冰的。这种情况最应该晒晒腿脚。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春夏时给腿脚晒足阳光,可以储存能量,到冬天帮助抵御寒冷,护卫正气。此外,小腿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保健穴,平时经常按揉和针灸可以强壮身体、调理脾胃。让足三里穴接受阳光沐浴,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晒手心:促睡眠
晒太阳时,有一个地方可能很少顾及,那就是我们的手心。而手心恰恰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劳宫穴为心包经腧穴,五行属火,按揉此穴位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们不妨把双手摊开,手心朝向太阳,让阳光照进劳宫穴,可以释放压力,舒缓疲劳,促进睡眠,还有强心益气的作用。
每周晒太阳别少40分钟
想要晒太阳补钙,不能“点到为止”,要晒得透晒得久。医师指出,一般来说,当人体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每周晒60分钟就能保证皮肤合成充足的维生素D。
晒太阳 年龄不同晒法和时段不同
那么,晒太阳究竟有哪些讲究呢?专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所需维生素D的量及新陈代谢状况不同,因此时间、方法也各不相同。
婴幼儿:清晨或傍晚,每天1次,每次15—30分钟左右。婴儿皮肤娇嫩,容易被灼伤,所以要选阳光不强时,并找个远离直射的地方。在日本,孩子刚满月时,家长就会抱着他们每天在户外散步20—30分钟。春秋季为上午9—11点;夏季为上午9点前;冬季为正午前后。日光浴后,家长会给婴儿擦汗水,喝水。
少儿时期:避开正午12点至下午4点的阳光。这是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骨骼发育更需大量维生素D来辅助身体吸收钙。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儿童生长缓慢。因此,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在阳光下玩耍。
中青年人:上午6—10点和下午4—6点,每天晒1—2小时左右。这个年龄段的人新陈代谢能力较强,钙质流失较快,需补充较多的维生素D。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多晒晒太阳。
老年人:早上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每天两次,每次20—30分钟。这两个时间段阳光中的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而老年人接受适量阳光,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和抑郁症。但如果被过强紫外线照射,也可能诱发皮炎、白内障、老年斑等疾病。此外,患白内障的老人最好戴副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专家提醒,晒太阳也要有“度”,一旦引起皮肤发红、脱皮或起红疹等,则应暂停。
- 上一篇:选错杯子喝水或致癌 一次性纸杯也不健康
- 下一篇:在外吃饭次数越多 血压高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