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质监部门公布的第二批上海市学生服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检的30批次产品中有7批次不合格,更有一款学生服被检查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据悉,目前这些问题校服均已被退回生产厂家。
今年初,上海市的“毒校服”事件曾引发各界关注,而后上海市更是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加强监管。不过,在业界看来,监管只是一方面。从原料的采购到加工,整个环节缺乏细节的管控。此外,校服生产采购领域的透明性并不高,这些问题仍待改善。
30批次产品中7批不合格
上海市质监部门近期在对该市生产的学生服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中发现,抽查的30批次产品中,有7批次不合格。
记者了解到,这7批次不合格产品中,由上海光明针织总厂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光明针织)生产的“dGm”学生服,被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质量问题严重;另外6批次学生服产品在纤维含量、PH值等项目上被检出不合格。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校服之所以出现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原因在于产品面料在染整过程中,使用了含有该致癌物质的染料。由于这类染料含有偶氮基团,对人有可致癌性,且对人体的伤害不可逆。
根据光明针织的官网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针织服装的外贸企业。据了解,2008年初,光明针织在国内创立了大光明服饰(DGM-Fashion)、千绮女装(SenKi)、Trust等品牌。此外,该公司更是PLAYBOY、NIKE、ArmaniJeans等多个国际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
对于上海市质监局的这一抽检情况,光明针织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是两百多条校裤上的裤绳存在问题,产品已召回。不过,由于相应的原料是采购而来,所以目前具体的情况并不十分清楚。“目前有专人在调查,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在质量上要求一直很高。”
光明针织的上述工作人员指出,在采购的面料方面,公司一直都有严格检查,且公司内部也配有测试中心,但是涉及的致癌物质,公司确实无法测出。他表示,上述涉事产品在批量生产前送检并没有查出问题。
据上海质监部门表示,上述抽查的不合格产品,相关学校均已退回生产厂家。生产不合格校服的企业,已由所在地区质监部门责令其立即停止不合格校服的生产、销售,限期整改并全部收回不合格产品。
生产体系流程仍存问题
今年初上海的“毒校服”事件曾引发各界关注,涉事的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因生产的一款冬装被检出致癌物质芳香胺被立案查处。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教育、质监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对校服采购、制作、质量等环节从严把关,落实“双送检”也成为上海今年校服监管中的重点工作。
不过,根据校服抽检的情况来看,校服的质量问题仍旧不同程度存在。
对此,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指出,检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合格校服出现的概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管校服质量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管其是否是采购而来,校方、服装供应方、监管层都不能推卸责任。”
鞋服行业独立评论员马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企业针对产品质量的问题重视度还不够,生产体系流程存在问题也是其中一大原因。
整个校服生产领域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企业缺乏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学校采购缺乏统一标准,此外,需求稳定的校服生产主导力量却是实力较弱的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