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早在1996年我国就对食用冰制定了卫生标准。从2005年7月开始,生产食用冰的企业必须实行QS(食品生产许可证)准入制度。有涉及到产品销售流通,则需具备营业执照。食用冰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可能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因此,国家发布了《SB/T10017-2008冷冻饮品食用冰行业标准》,拿到QS认证后,制冰企业还需要严格执行食用冰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正规食用冰生产过程复杂,自来水需要经过滤机器三级反渗透纯水机,紫外线杀菌后进入制冰机内开始制冰,制水过程和前期机器消毒准备,一共需要13个步骤。“黑冰”作坊只要花几万元买个制冰机,请一些操作不规范的工人,接上自来水,插上电就可以制冰了,生产成本和运作成本相当低。
成本低廉带来的是丰厚利润,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包5公斤的食用冰块市场一般卖10元,正规厂家低于6元出售肯定赔钱,但“黑冰”一包的成本不会超过3元,利润在两倍以上。
市质量技术稽查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厦门正规的食用冰制造企业也就3家左右,其余的基本上都是无QS认证的制冰厂,近几个月,根据巡查和市民举报,稽查队共查处了五六家这样的工厂。
食用冰除了用来生产刨冰、冰沙,还用来兑酒或饮料,在夏天的需求量巨大。业内人士估算,厦门一天的需求量至少在50吨以上,而这些冰块,近九成是“黑冰厂”提供的。监管食用冰块,涉及质监、工商、卫生等多个部门,然而,目前看来,监管缺位现象严重。
- 上一篇:南海禅城食糖被检出含螨
- 下一篇:恒天然乳粉现肉毒杆菌 中国要求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