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餐、请客送礼、夜店消费、睡前小酌……红酒,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奢侈品”,越来越多的国人为了追求生活品质,将“比白酒健康”的红酒摆上餐桌。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喝掉了15亿瓶葡萄酒。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被誉为“液体黄金”的葡萄酒,如今却陷入了被制假造假的漩涡。据广东省工商局2011月11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本年第三季度省内流通环节酒类市场监督抽查发现,葡萄酒的合格率仅为53.3%,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化学红酒”盯上国产
年初,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了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周边葡萄酒厂家一条龙造假内幕。这些造假厂家,用酒精掺添加剂、香精、色素等调制后做成假冒葡萄酒,有的甚至不含一点葡萄原汁。之后再贴上各种国内外葡萄酒标签,冒充名牌葡萄酒销售。昌黎县城周边的包装印刷厂则专门印刷假冒的名牌葡萄酒包装和标签,包括长城、张裕等品牌葡萄酒标签,公司业务员称,他们生产的假酒商标在当地供不应求。“化学葡萄酒”的查处让许多经常消费国产葡萄酒的人颇为震惊。
同样,在2011年11月16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工商分局查获670多箱假冒张裕系列红酒,价值超过4万元。这些酒标分别写着张裕精品干红葡萄酒、张裕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产地标为烟台,经工作人员鉴定均为假冒红酒。
除了中低档价格的国产葡萄酒,部分中高端进口葡萄酒的造假情况更为疯狂。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十个拉菲九个假”。这种动辄上万的名酒拉菲在广东东莞一家知名的五星酒店一年就可以卖出4万瓶,而实际上,真正的拉菲一年产量不过20万瓶,进入中国市场的不会超过5万瓶。调查过程中,记者联系到一家香港代理商,声称提供波尔多五大酒庄近三十年几乎所有年份的酒,且价格公道。一位葡萄酒业内人士看完报价单后表示,除了酒庄本身,就算最有实力的代理商,也很难收集齐所有年份的酒。“代理商有这么全的‘存货’,九成可能有假。”该业内人士说。
揭秘红酒造假内幕
曾在国内及欧洲多个酒庄工作过、目前在国内从事葡萄酒进出口贸易的石先生告诉记者,不论进口酒国产酒、高档酒低档酒,其中都不乏假货,而造假方式也不尽相同。
进口酒造假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端酒造假,尤其以最出名的82年拉菲最甚。高仿的拉菲以“老瓶装新酒”最难辨别。“拉菲品牌包括拉菲正牌(俗称‘大拉菲’)和拉菲副牌(俗称‘小拉菲’)。目前国内市场,82年大拉菲的正常进口含税价格在10万元左右。而造假者用三四千元收购一个82年拉菲的酒瓶,再装上类似但价格便宜得多的酒,成本最多不超过2万元,利润在400%左右。”石先生说,因为采用了真瓶,行家也辨认不出来。其他“假拉菲”的造假方式无外乎“傍大款”,用与拉菲相近的名字,比如拉菲传奇、罗氏拉菲等。另一种易被造假的是低端进口酒。石先生说,这些酒成本只有一二十元,到国内售价在百元左右。很多酒商都会从国外进口廉价的成品酒到国内进行灌装,或是干脆编造一个酒庄,在瓶中装入来路不明的酒卖给消费者。
国产酒的假酒也分两种。一种是纯勾兑的假酒。从2004年7月1日起,国家就正式要求葡萄酒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全汁”,这也是国际通行的标准。中国酒业营销学会会长赵义表示,勾兑酒,也就是所谓的“三精一水”酒(糖精、酒精、香精、水),其中可能根本没有葡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说,“有些造假者为了贪图便宜,会直接使用工业酒精(甲醇)代替食用酒精(乙醇)勾兑葡萄酒。甲醇价格是乙醇的一半,却是一种有毒性的物质,摄入过量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石先生说,还有一些假酒,用西瓜皮酿造,再兑入葡萄汁制成,成本最多三四元。另一种造假形式是搭顺风车,比如采用和长城、张裕相近的名字,迷惑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