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倩倩身患白血病,为了救她的命,张正华和妻子又生了一个“小二子”。新生儿脐带血里的细胞移植到倩倩身上,奇迹般地生长,最终救活了倩倩的命。
长期用药,小女生成了“假小子”
2011年,家住句容的倩倩还在上小学四年级。有一天,爸爸张正华发现倩倩有点不对劲,腿上有很多红点,看起来像是疹子。不过,大家都没当回事。
一个星期后,倩倩鼻子流血,脸色变得非常差。到医院检查发现,倩倩的血小板等指标非常低,医生建议再去大医院查一查。2011年10月18日,南京一家医院出具的诊断结果让张正华蒙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就是白血病。”张正华说,“我一听头都要炸了。”
两年里,张正华带着女儿跑遍了南京、石家庄等地的大医院。只要有一线生机,家人都要尽百分百的努力。
这些年,倩倩先后接受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雄激素治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不得不依赖输血维持生命,还要服用昂贵的药物。
倩倩的病情依旧没有什么改观,由于大量使用激素,小姑娘皮肤开始变黑,体毛增多,嗓音变得厚重,像个“假小子”,体重一度飞增到46公斤。
倩倩开始变得沉默,不太愿意和人说话,总是用帽子、口罩和围巾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再生一个,救倩倩的命
医生告诉张正华,要救倩倩的命,必须进行干细胞移植。
“听说可以去中华骨髓库,找相匹配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但是费用太高了。倩倩的保守治疗已经花了100万,除去医保报销,自己拿了40万,积蓄花光了,还欠了外债。”张正华说。
据悉,如果要到中华骨髓库寻找到配型,供者的体检费、配型费至少还要多花六七万元。
张正华后来听人说,可以再生一个,“用新生儿的脐带血去救倩倩的命,这样至少可以省钱。”由于是亲属之间的移植,费用确实相对便宜点,至少供者的体检等众多费用可以省下。
2012年8月,张正华35岁的爱人再次怀孕。2013年7月2日,倩倩的妹妹出生,8斤4两,是个健康的宝宝。“脐带血第一时间就送到常州保存了,这个是脐带血天津库设在常州的分库。”张正华说,一配型还真的配上了,一家人终于等来了希望。
移植成功,姐妹俩血型一样了
中大医院血液科主任丁家华说,倩倩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即使是脐带血,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四分之一,如果移植,成功率大约是50%。
“脐带血之所以难成功,是因为可用的细胞太少了,平常人用中华骨髓库的外周血移植,要求每公斤细胞是5×10“8个单位,而脐带血有用的细胞,一般是每公斤1×10”7个单位。”丁家华说,“以前脐带血多是移植给四五岁的孩子,倩倩由于之前用过药,体重已经到了46公斤,像个大人一样,能否成功当时真不好说。”
“我们权衡了利弊,如果这个孩子不做的话,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做的话,有利的条件也很多,两者配型很好,倩倩体重还能够接受,而且年龄比较小。”丁家华说。
2013年10月15日,移植手术结束。所有人都在等待细胞慢慢地在倩倩体内生长。
度过了最煎熬的一段时间后,神奇的脐带血细胞开始支撑起倩倩的生命,倩倩也感觉舒服多了。“现在有力气多了,就想赶紧回家,看看自己的妹妹。”倩倩昨天高兴地说。
神奇的是,倩倩原来是O型血,经过移植后,血型将变成妹妹的B型血。
丁家华说,与中华骨髓库的干细胞移植相比,倩倩由于用的是自己妹妹的脐带血细胞,因此可以用相对弱一点的排斥药,“现在已经停用了一大部分药了,回家后很快就能全部停掉,但是要注意休息。”
链接
公共脐带血库
白血病患者救命稻草
据悉,脐带血移植目前由于成功率不高,开展得并不多,在南京不超过10例成功案例。不过,这也是专家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丁家华说,现在江苏还没有脐带血库,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有了。脐带血库分为自体库和公共库,自体库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出生后留一份脐带血,以备将来不时之需。“不过,由于孩子得病几率比较小,我个人认为用处不是很大。”
另外一个公共库,存储的是别人捐献出来的脐带血,可以用于他人生病之后的移植。“这个意义就比较大了,也许未来就能成为中华骨髓库之后又一个移植好方法,成为白血病患者的救命稻草。”丁家华说。
- 上一篇:成都成立首家“雾霾门诊”
- 下一篇:江苏:“双轮驱动”扩增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