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卫生体制这场改革中,广西基层药价虚高的“顽症”得到根治,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基层医疗机构活力的同时,也使其回归到了公益的角色本位——医院不再靠销售药品营利,医生治病防病的目的更加纯粹。但是,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探索综合改革、消弭基层医疗机构凸显种种矛盾的过程中,广西一路“闯关”。
编制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给予财政补助的依据,但基层医疗机构双轨制实行时,各单位“拿钱的不干事,干事的不拿钱”的现象普遍存在。记者走访了解到,以往乡镇卫生院编内编外人员的待遇差别非常大,编外人员月收入低的只有五六百元,甚至还有两三百元的,而编内人员则有两三千元,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如何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的难题?
“这就要改变基层医疗机构传统的用人方式。”自治区医改办主任韩庆东介绍说,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的思路,在科学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广西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不管是编内还是编外人员,改革后一律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建立起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
目前,广西已先后分3批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度,已有889个基层医疗机构完成了竞聘上岗和合同签订工作,3万多名长期编外聘用人员与单位签订正式聘用合同,与原来的编内人员一样领到了财政补助的基本工资。
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打破了基层医疗机构原有运行机制,保证了用人制度的公开公平。而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防止出现“吃大锅饭”现象,在收入分配上,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实施绩效考核,合理拉开医生收入差距。
近日,记者又一次来到隆安县那桐中心卫生院,这里在全区最早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点。
吴国灿是该卫生院住院医师,大学毕业来到卫生院工作已经6年,一直没有编制。在这一轮的公开竞聘中,他通过竞争上岗入了编。
小吴告诉记者,原来的基本工资就700元钱,“但干的活一点不比别人少”,现在基本工资提到了1050元钱,有了“托低不限高”的绩效考核政策,加上40%的绩效奖金,现在一个月总收入能达到2500元左右。
改革,显然让这名年轻的基层医生对未来充满憧憬。
“目前,卫生院所有医务人员都实行这种绩效考核方式。”那桐中心卫生院院长农田同告诉记者,他们的收入由基本工资加绩效考核组成,而后者取决于服务的质量、数量和群众的满意度。
记者了解到,确定绩效工资后,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卫生院还可将年度收支结余的30%拿出来进行奖励分配,让医务人员在收入上拉开档次。同时,由于竞聘上岗时,包含有群众测评的项目,因此医务人员也更加专注于服务质量提高,使得门诊人次数和住院人次数都有所上升,虽然药品销售收入降低了,但卫生院整体业务收入却提高了。
“从过去的身份管理转变为现在的岗位管理,医务人员如果工作不努力的话,以后可能就竞聘不上。”农田同说,改革后卫生院医生最高年收入与最低年收入相差达1.5万元。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
除正常的业务收入外,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的药品加成,由自治区级财政按15%的比例直接补偿,医保基金和新农合基金还分别按参保人员使用基本药物总额的15%给予补偿,再加上公共卫生经费补助。仅以那桐中心卫生院为例,今年政府一共补助了243万元;补偿力度前所未有,足以保证卫生院正常运转。
那桐中心卫生院公布的一组数据也验证了改革的效果:对比2010年和2009年3-12月的同期数据,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卫生院人均门诊费用下降19.5%,门诊人均药品费用下降31.8%,人均住院费用下降6.9%,但医院业务收入却比2009年增加44万元,增幅为5.4%,门诊人次数也增长14.4%。
为保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平稳“转型”,广西还增大了基层医疗机构自主分配权,完善绩效工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起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政府补助资金分配机制,既保障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又合理拉开差距,形成待遇“能高能低”的新机制,充分调动起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目前,广西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已经全面铺开,随着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角色本位的回归,基层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将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