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以下简称年报)已在北京正式出炉,并陆续在五大城市进行宣讲。报告显示,中国民众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心血管病的持续增长态势。
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约2.9亿,并呈快速增长趋势。日前在年报宣讲广州站活动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晔副所长指出,广东省来自于死亡系统的报告,第一位是心血管疾病,第二位是肿瘤。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咨讯部主任、北京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陈伟伟谈到,据目前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2020年之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拐点”很难出现。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因此,更需要全社会加大重视力度,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在众多危险因素中,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陈伟伟指出,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其中控制胆固醇是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举措。健康人群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评估患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在血压方面,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年报显示,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在持续攀升。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高血压病研究室副主任冯颖青介绍说,高血压是造成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而血压不能很好地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用药随意或错误有关。血压管理中,患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是重中之重。然而,目前高血压患者普遍缺乏正确降压的知识,很多患者存在用药随意、用药间隔不规律、头晕才服药,没有症状就自行停药等等误区。这些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血压疾病控制率的达成。
据悉,从2005年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每年组织权威专家编撰出版一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动态反映中国心血管病的流行趋势。随着国家心血管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中国心血管病年报2015》进行全国宣传推广,目的是通过北京、广州、上海、重庆、沈阳五大主要城市的宣讲活动,增进各级地方政府、疾病防治人员对心脑血管疾病流行形势的认识,加深慢病防控紧迫形势的理解,并推动采取相应的行动。
延伸阅读:如何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不少,并且呈现增长的趋势。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那么要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饮食方面
1.限制总热量: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糖类和纤维素的含量。
2.限制脂肪: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
3.限制胆固醇: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心脑血管病人最好每天吃半个鸡蛋或每两天一个鸡蛋。此外,还要特别限制动物内脏的摄入,因为动物内脏也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是猪腰,每百克猪脑中胆固醇的含量在3000毫克以上。
4.限制蛋白质:每天从面食摄入的蛋白质应占人体需要量的一半,其余的蛋白质可从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获得,心脑血管病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
5.限制食盐:我国居民目前平均的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每天摄入6克食盐,而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食盐的每日摄入量更要严格控制在5克以下。特别是秋冬季节,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盐的摄入更要严格控制。
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 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99健康网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