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这是中国连续第十年上调企退人员的养老金。“养老金上涨老百姓肯定叫好,但物价水平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养老金上涨的好处。”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指出。
人们为何需要养老金?简单地说,是为了养老。人总会老去,总会成为弱者,以前养老靠孩子,现在养老靠制度。虽然家庭养老的作用还不可替代,但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社会养老。当然,老有所依的质量又有所不同,能够有吃有喝算是一种,能够体面地有质量地度过晚年,也是一种。显然,后一种才是人们更为期待的。这是养老的深层内涵。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养老金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养老金为养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虽然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没有那么高,但因为年老带来的健康问题、护理问题、医疗问题,却可能意味着巨大的花费。再加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他们不仅可能不会给老人赡养费,还可能在无奈中成为啃老族,而此时老人一般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他们的养老金就显得尤为宝贵。他们不仅要靠养老金维持自己的生活,还要靠养老金接济孩子,这会让老人入不敷出。
因此,养老金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真的老有所依。这个水平包括养老金的起点,这通常由养老金替代率决定,替代率越高,人们的养老金就越接近退休之前的工资,越能够为退休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这个水平还包括养老金的增幅,只有养老金的增幅能够超过物价涨幅,养老的质量才不会在养老金增加的基础上出现下滑。当然,一个更理想的情形是,养老金的增幅还应与工资收入的增长相挂钩,让人们在退休之后,依然可以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
可如今的情形是,一方面,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并不高,人们在退休之后,就面临着工资收入锐减的情形。这一点,也是人们质疑养老保障多轨制的真正原因。如果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员工一致,可以达到80%以上,人们又怎么会对他们的养老保障羡慕嫉妒呢?另一方面,养老金的增幅跑不过物价的涨幅,虽然养老金实现了不断上涨,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个涨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在物价高涨的背景下,养老金所能提供的相对保障,其实是在下降。
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下,人们会对养老金所提供的养老质量满意吗?这是一个无需调查,就可以得到结论的问题。老有所依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表现,为了让人们老有所依,就必须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能因为退休而大幅下滑。这就需要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不让退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转折点。这也需要将养老金的增幅与物价的涨幅相挂钩:一方面,厘清哪些物价的上涨会对养老产生直接影响,不能把养老的标准降低为吃饱穿暖;另一方面,确定怎样的具体比例才能保证养老金可以充裕地应对物价上涨,不能龟速前进当然也不能狂飙突进。
其实,养老金应该跑过物价已经成为常识,而且相关部门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养老金跑赢物价的常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细则,还没有成为稳定的制度。而养老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尊严,对于养老金保障变相下滑的情形,制度设计必须跟进,相关细则应尽快出台。如此,人们才可以在物价上涨面前松一口气——养老金是可以跑过物价的,人们还可以体面地养老。这种预期,决定了人们对养老保障制度的信赖与参与程度。
- 上一篇:衢州市开展重点市场节前食品安全联合检查
- 下一篇:深圳口岸检疫截获有害生物超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