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银翘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提醒出自权威部门,想必无问题。简单的理解,不良反应就是问题。而现在相关方面又出来表示,其中引起问题的只是西药成分,维C银翘片本身没有质量问题。这不是在故意绕人吗?即使说其中的中药成分没问题,但公众又不是“提纯机”,能够主动识别中药而拒绝西药成分。现在相关方面把问题简化成中(药)西(药)之争,这一做法让人大失所望。
一段时间以来,中医面临式微的窘境。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外因更有内因,这与中医自身的不争有着极大的干系。
这几十年来,西医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一系列新药品、新设备的面世,让诸多疑难急症被攻克被突破。别的不说,就拿刚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生理学家爱德华兹创立的体外受精技术来说,30年来造就了400万条生命。而中医呢,这些年来有什么重大创新,有什么重大突破?我们的中医直到目前,还自慰在数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中,还是吹嘘炒作几千前的传说,这不失为一大笑话。科学不是“扣学”,不是“扣”在以前的大树上不动,而是在积累、创新中发展的。可以说,正是中医不争,才造成了自己的式微,而这看似与西医有关,实则与西医无关。
我一直觉得,把医学分为中医、西医,并进而生造出一个中西之争,并非理性的做法。“医学”不是“衣学”,医学讲究医人而不是穿什么衣服。如果一门医学不能医人,即使其有再显赫的过去,穿着再漂亮的衣服,那也无重视、珍视的价值。我们总纠缠于医学门派,争论其所穿衣服,其实任何一门科学,从来都不是嘴上争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立起来的。如果不能治病救人,不能有效地治病救人,即使西医也一样走向末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中西合璧,互取所长,互补所短,长袍马甲融于一身。换言之,西医不是中医的敌人,西医能够借鉴中医,中医也应该学习西医。
现在相关方面表示,维C银翘片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其中的西药成分。个人浅见,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还在心态问题,还是争论的“衣学”而不是“医学”。什么叫没问题,公众买药又不可能只买中药成分,西药成分有问题就意味着维C银翘片有问题。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现在将其演变成中西“衣学之争”,只能说明心态的浮躁。这一心态,于中医发展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