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学生被同学还有家长的双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尤其是家长的越重视,学习压力就越大。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最近所做的全国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发现:“目前最困扰家长的教子问题”前三项依次为:“孩子的学习”(55.01%),“升学压力”(33.01%),“自身缺乏家教知识和方法”(32.74%)。
被家长忽略了的客观因素
初中生觉得最不适应的方面依次是学习科目增多(49.77%)、学习内容变难(46.68%)、同学间竞争增大(40.84%)、老师的教学方式(18.47%)、父母管得更严(18.43%)、学校环境(10.45%)。面对诸多的不适,学生与家长双方都需要心理上的调适,以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
在多数父母看来,学习不用功、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兴趣是孩子成绩下降的三个最主要原因。这三者都是学习的主观因素。而学习内容变难、心理压力过大、学习科目增多等学习的客观因素则被家长相对忽略。这些客观因素正是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不适应的主要方面。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非单纯责怪孩子学习不努力、缺乏学习兴趣等,否则极容易因为与孩子认识的不一致引发矛盾。
学业成绩成为家教重要依据
调查发现,初中生家长过于重视子女学习。近五成(47.39%)的学生认为家长给的学习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从家长现阶段的主要关注点来看,“日常学习”高居首位,占60.59%,其他关注点依次为习惯养成(49.73%)、健康安全(43.69%)、人际交往(38.57%)、自理自立(37.12%)、性格养成(30.75%)、情绪情感(21.84%)、兴趣爱好(18.53%)。此外,目前最困扰家长的教子问题中,前两位是“孩子的学习”和“升学压力”。
从家长对子女学习状态的满意度来看,19.97%的家长选择“不满意”,49.62%的家长选择“一般”,仅30.41%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表示满意。家长对子女学习状态的满意度与其学业成绩密切相关,成绩越好家长满意度越高,而较少关注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
孩子的学业成绩也成为家长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标准。当问及家长“您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得如何”时,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家长对自我的评价越高,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合格”和“比较合格”的比例相对更高。而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不太合格”和“很不合格”的比例相对较高。简言之,家长不仅把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子女的重要依据,更将其作为检验家庭教育是否合格的一把标尺。
家长支持子女参加“课外补习”和“学科竞赛”的比例分别为34.84%和25.32%,而学生选择此两项的比例则分别为12.16%和16.23%。可见家长在课外活动的选择上更加“现实”和“功利”。
初中生最重要的学习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效能感,学会调适学习压力和不良情绪,学会自我管理学习,但家长对这些方面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甚至有所忽略。
调查中,超过八成的学生对初中学习存在不适应的状况,还有处在青春期阶段特有的烦恼和心事。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必然的、阶段性存在的现象,如果家长能给予孩子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必然能加速孩子对初中学习的适应,降低学习压力。
既然学习压力过大,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的释放压力。下面推荐8中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
1.体育锻炼
学生不能一味的读书,要劳逸结合。体育运动是应对压力的最佳办法之一。在灿烂的阳光下绕着学校跑一圈,呼吸新鲜空气,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保证充足的睡眠
以足够的睡眠消除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足够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考前如果经常失眠也不必不安,可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
3.饮食调节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考试紧张压力大,怕孩子营养不良,所以在考前会给孩子大量进补或者供给丰富的营养餐,一些父母甚至买保健品给孩子吃,其实这些 没必 要。备考期间,不能大吃大喝,只要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就可以,适当多吃些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有益于大脑的思考。大考期间,食物以清淡为主,炎热的时 候可以加点苦瓜降降内火。
4.自我暗示
人生总是有起有落的,考试也是一样。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考场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历史上有很多杰出人才没 有受过高等教育,但照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不必过度夸大考试尤其是中、高考的决定性,你越是担心考试结果,往往越不容易考出好成绩。学生以理性的态度 去看待考试,心情自然就会放松,压力也会随之减少。
5.适当作息法
适时地娱乐,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及时排除心理压力,合理的饮食调整,就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顺利度过高考关。
6.宣泄法
当自己处于一种莫明其妙而又难以言明的精神痛苦之时,整天心神不定、焦躁不安,看书不进、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甚至坐卧不安、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容易出汗时,可找朋友、同学谈心说笑,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特别是跑步,能为自己的焦虑情绪找一个出口,使其得以宣泄从而达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7.一读解千愁
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8.学会幽默
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