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洛阳
曹操:孤有头风病,华佗你看怎么办?
华佗:大王此病,乃风涎在脑中。须得服下麻沸散,用利斧劈开脑袋,取出风涎……
曹操:大胆!岂有开颅得生之理!拖下去,砍了!
华佗:%¥……
……
近日,南京
医生:你的头颅已经打开了。感觉还好吗?
患者:很好。
医生:这是什么?
患者:香蕉。
……
第一个对话是史书记载,而后一个对话则发生在近日南京脑科医院:医生在开颅手术过程中把病人“叫醒”,边交流边切除脑部肿瘤。这个场景你敢想象吗?这种学名叫“术中唤醒”的技术,在江苏的脑外科是首次成功用于临床。
脑中长大瘤,靠近语言中枢
46岁的刘燕(化名)是河南人,和丈夫在南京生活了20多年。一年前,刘燕就总是感觉头痛,这种疼痛通常会在晚上发作,但往往睡一觉就好了。但两个月前,她一次两地奔波,舟车劳顿,觉得头痛明显加剧,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实在忍受不了才到医院检查。影像学检查显示,她颅内左侧额叶有一个直径达5厘米的巨大肿瘤,必须手术治疗。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神经中枢,因此脑外科手术是外科界公认的高风险手术。刘女士的肿瘤位置不太好,刚好靠近大脑语言中枢。
传统手术,医生只能模糊定位,“手术中万一不小心伤到这些功能性组织,即便最后肿瘤切除了,患者术后也极有可能变成了哑巴或瘫痪。”刘燕的主刀医生、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张玉海医生告诉记者,全球约30%的该类患者手术后都留有语言功能障碍或丧失。
怎样才能精准地确定病变肿瘤的位置,还能不伤到功能区脑组织?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病人能在手术中配合医生,通过电击后的反应来确定肿瘤位置,进而保护其他脑组织。“简单说,手术时跟她说话,如果她哪句话说不出了,就说明碰到了语言功能,手术时就要避免伤及无辜。”
术前对患者“心理调试”半个月
这一手术,对手术医生和麻醉师的要求很高,手术医生对大脑的解剖结构要非常熟悉,要求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下,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而麻醉医生要对麻醉药量、浓度及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能让病人从全麻状态尽快回到清醒状态,再从清醒状态回到无意识状态,还要让病人保持在清醒、无痛、舒服的手术状态下,能够按照事前计划与医生进行交流。
除此之外,手术对病人的要求也很高,最主要就是体现在心理上。如果术中病人出现恐惧,不能跟医生很好地配合,这样的唤醒也是无效的,甚至还会因为病人过度紧张焦虑而令手术失败。
“这个手术,准备工作就做了半个月”,张玉海医生说,好在脑科医院在这方面有着很丰富的经验,通过量表和医师的专业评估,判断刘燕是一个外向开朗的人,精神状态很稳定,同时依从性佳,可以跟医生很好配合。
一边做手术一边聊天,术中清醒40分钟
5月30日,在跟刘燕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南京脑科医院专家为刘燕实行“术中唤醒”手术。医生先为患者进行特殊的麻醉,病人不用做气管插管,在适度镇静并保留正常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完成开颅。
在手术进行接近1个小时,就需要“唤醒”病人了。“进入这一阶段的前10分钟,我们就开始调整麻醉用量。”麻醉师陆军告诉记者,麻醉包括镇静、镇痛等用药成分,减少镇静用药就可以让病人清醒过来。
镇静药减量后10分钟,麻醉师不断喊患者的名字,刘燕随即被唤醒。而外科医生先以微电流刺激手术视野中的脑组织,在患者完全清醒状态下,给刘燕看了40多张图片,在电脑中设定4秒钟一张的速度播放,一一让她辨认。
“都是香蕉、玉米、苹果之类的,我就是农民,这些哪能不认得,”刘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但是对于手术和麻醉医生来说,对于刘燕的每一句话都仔细聆听。
就这样,医生一边手术,一边与她交流着。在这40多分钟的清醒状态之下,刘燕没有出现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一直保持安静的状态。
在肿瘤切除完毕后,麻醉师又再度让从刘燕从清醒进入麻醉状态。“让我数数,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数着数着我就睡着了。”刘燕回忆说。
术后语言功能无损伤,肿瘤也切干净了
手术前后一共进行了3个小时,苏醒后的刘燕,语言交流无障碍,而患者脑部的病灶也得以最大范围地切除。经复查核磁共振证实肿瘤已最大范围切除,昨天她已经康复出院了。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刘宏毅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导航及术中神经电生理学监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和发展,神经外科手术已经从传统的解剖学模式向现代解剖——功能模式转变,大大提高手术质量并显著改善手术效果。
通讯员 徐晓蓉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 上一篇:第三代人类基因测序技术获得重大进展
- 下一篇:现代医学:看掌纹无法诊断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