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25日报道,印度15岁的女孩卡维塔 库玛丽(Kavita Kumari)因腹部膨胀并伴有疼痛感,被父母带着多方就医。结果医生在卡维塔的胃里发现一团长达5英尺(约1.5米)的毛发。究其原因,竟是因其患有拉旁泽尔综合症,导致她吃毛发成瘾。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卡维塔对食物毫无兴趣,而是爱上了吃头发。她常常扯下自己的头发并吃掉,也会扯下母亲或者同学的头发,甚至所有能发现的毛发,她都不放过,统统吃进肚子里,而这一切并未引起其父母的注意。直到卡维塔的腹部开始凸起,并抱怨腹部有胀痛感,甚至胃部脆弱得连水都无法消化,父母这才发觉大事不妙。
一开始父母带卡维塔去当地的医院就诊,医生只是简单地开药缓解其腹部胀痛感,根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后来,父母带她到印度北方邦的哈斯专业医院和研究中心就诊,经过CT等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卡维塔胃里有一团长达1.5米的毛发团,而且这团毛发已经严重损害了她的肠胃功能。
据医生拉尔(Dr Lal Bahadur Sidharth)介绍,卡维塔前去就诊时极其虚弱,甚至无法站立。经检查后,医生发现该她还患有一种心理疾病——拔毛发癖,并告知其父母,患者现状不容乐观。随后,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毛发团被成功取出。拉尔医生表示,这是首例从患者体内取出如此大量毛发的手术。目前,卡维塔正在医院接受身体治疗和心理辅导,并逐渐恢复,很快就能正常进食。
1、什么是拔毛癖
拔毛癖是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可能是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或家庭因素所致。其特征是冲动性的拔毛导致毛发丢失,这不是对妄想或幻觉的反应。拔毛之前通常有紧张感增加,拔完之后有如释重负感或满足感。在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将本病归类于精神行为障碍之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部分。
特征是冲动性的拔毛导致毛发丢失,这不是对妄想或幻觉的反应。拔毛之前通常有紧张感增加,拔完之后有如释重负感或满足感。
2、患拔毛癖的原因
心理因素
本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情绪焦虑、忧郁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心理不良因素有关,特别是与母子关系处理不当有关。一般拔毛癖患者发病前多有导致情绪不稳的诱因,如需要与父母分离,或因学习压力过大,受到老师批评、遭到父母打骂,或父母性格不稳,管教过分严厉,缺少亲情爱护等。
好奇模仿
产生这一行为多因爱美或模仿或好奇心驱使。有的儿童怕自己两前臂毛发丛生,成为毛手而拨毛。学习紧张的儿童,每当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常会抓头苦思冥想,渐渐形成每做题就抓头,以至把头发拔下的习惯。
基因形成
在一项研究中,被怀疑会引起拔毛癖的基因注射到实验用小鼠体内后,小鼠就开始做出拔除自己和笼内其他小鼠毛发的强迫行为。这显示拔毛癖可能是基因造成的,并且会代代相传。
拔毛癖是患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头发、眉毛、胡须、腋毛或阴毛拔去,属于精神心理疾病,为强迫症的一种。男女均可发病,女性比例较高,多见于青少年儿童一般为4-—10 岁的儿童弱智儿童中尤为多见。成人患者约占10%。
3、患拔毛癖的症状
强行拔毛
病人用手或用铁夹及镊子等物件,将自己的毛发强行拔除。同一患者的拔毛部位较固定,但不同患者拔毛部位各异。多见于顶额、额颞部及枕部头发,但眉毛、睫毛、腋毛及阴毛亦可受累。
反复拔除
拔除后再生之毛发仍反复被拔除,头皮部常有大片脱发,形如斑秃,但边界多不整齐,且脱发处常有残存毛发及断发。年龄较大患者,否认自己的拔毛行为。拔毛行为常发生在卧床休息、阅读、看电视或做作业时,症状可持续性或间歇性。
延伸症状
有些病人用双手将毛发撕断或用剪刀将毛发剪断,谓之断毛癖(trichckryptomania)。病人既拔又食自己的毛发称之拔食毛癖(trichotillophagimania),吞下的毛发会导致腹痛、厌食、便秘、消化道内毛石或毛粪石形成,导致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急性胰腺炎及阻塞性黄疸等并发症。
4、拔毛癖怎么治疗
关于本病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殊疗法。一般认为,本病患儿随年龄增加,长大后可以自愈。
很少有家长认为拔毛发癖是行为障碍,故较少有人因此而就诊。另外有些儿童拔眉毛,拔上肢或脸部的汗毛。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施以心理支持疗法。
凡有心理原因的患儿,应尽可能地去除可能的心理病因,解除紧张的情绪。对于有问题的患儿,除了进行心理治疗外,还要加强家庭治疗、行为治疗等。
此外,还可进行药物治疗,可以试用小剂量氟哌啶醇1-2毫克,每天1-2次,一般由小量开始,逐渐增量,出现疗效后,则不必再增量,必须在医师严密观察下应用。并应注意锥体外系副作用,可加用安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