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的也许都曾经历过以下一幕:宝贝常常在大人充满倦意的深夜,如闹钟般“莫名”哭闹,让粑粑麻麻们手足无措。日前,英国BBC发表刊文称:“70%婴儿夜间哭闹都是故意假装的,目的是吸引大人来一起玩。”面对可爱的“深夜闹钟”,父母真是爱恨交加。
每天半夜必醒 闹着要听故事
3岁多的湉湉,一直都是比较听话乖巧的孩子,从小喝牛奶入睡的她,还有个其他妈妈们都羡慕不已的好睡眠,“从4个多月开始,就一觉睡到天亮。”
可是,从快3岁的时候开始,还是保持白天3-5个小时午觉睡眠的湉湉,突然会在半夜醒来,并要求加班回来的妈妈讲故事给她听。“一遍一遍,永远都讲不完。我实在太累了,有时候陪她到凌晨3点左右才睡,有时候让她自己哭闹到没力气睡着,看着心疼,我也无计可施。”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持续几个月后,又有了好转。但妈妈总是在担心,“会不会什么时候,她又会反复一下,我该怎么办?”
生物钟“变异” 越夜越兴奋
鼓鼓的妈妈在一家传媒公司做夜班编辑,每天晚上上班回到家,都是凌晨一两点了。以前,鼓鼓喜欢玩到深夜等着妈妈回家。为了鼓鼓身体健康发育,妈妈和奶奶调整了他白天睡觉的时间,尽量让他晚上早睡。
可是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后,鼓鼓总会在妈妈回家的时候醒来,跟妈妈兴奋地玩上1-2个小时,然后再睡觉。“可能因为孩子一直是我带着,他不太习惯没有我陪,小时候睡觉醒了我不在,也会撒娇哭哭,其实就是想我抱抱就好。”
而2岁多的蒙蒙,因为从小就是妈妈全职带,也由着她从小的生物钟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白天睡到11点左右起床,“午觉”是晚上8点到11点,凌晨一两点才又安然入睡。正常上班的爸爸说,“每晚我睡了不到一个小时,她就起床了,即使分房睡,她有时候还要来叫醒我找我玩玩,也只能起来再陪陪。”
★育儿专家支招
孩子的生物钟亦需“早教”
随后,新快报CBD记者采访了多位育儿专家。他们的一致意见是:要想全家安睡,从小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
儿科医生“虾米妈咪”表示,不会说话的孩子,在想抱抱、被关注、不开心或想发泄的时候,也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现。但是,大点的孩子,会在觉得没玩够,或者在认识到“可怕”的事物时,不敢入睡,有的孩子会在半夜醒来发现黑乎乎的时候大哭大闹,说怕黑怕妖怪等,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要理解并正确引导。
2岁前的孩子,容易夜惊,大人吓醒了或吓一跳,孩子一般不会醒;2岁以上的孩子,会做噩梦惊醒。这时候,父母要去安抚宝贝,陪着他们重新入睡;对于受到惊吓或者认识到各种不安信息而害怕的孩子,父母也要去了解孩子害怕的东西,想办法解决掉孩子害怕的对象,或者解释清楚,让孩子安心地入睡。
不过,不管怎么样,孩子的睡眠是很重要的,父母最好从小让孩子知道:
1.晚上好好睡觉的重要性,晚上睡好了白天才能好好玩(用绘本说或者游戏说等)。
2.形成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洗澡、讲故事、睡觉,或者安静的游戏、唱歌聊天、睡觉。
3.建立宝宝自己的合理生物钟,按时起床睡觉才不会白天睡多晚上起来玩的情况出现。
●新手爸妈看过来
把娃辛酸史,当家长的都经历过
问题来了,如何“对症下药”?
“我饿了”
特征:哭声不急不缓,有节奏,同时小嘴做出吮吸的动作,小脑袋左右转动。半天找不到食物,就会越来越洪亮。
应对:告诉宝贝“妈妈知道宝贝饿了”,马上给孩子吃奶,并与孩子交流鼓励。一般的孩子,喝上奶,哭声就会戛然而止。还哭?那就要考虑奶是不是太多或太少,或者牛奶太热太冷。
“太冷了”
特征:轻微乏力的哭声,肢体不太动,甚至身体蜷缩,嘴唇发紫,小手小脚冰凉。
应对:及时添衣盖被,调节室温。
“我拉了”
特征:孩子吃饱睡足或玩的时候,突然双眉紧锁、身体扭动、双腿用力,有时候,小脸还会涨得通红。有的孩子,会发出一种较轻的哭声。
应对:看看宝贝是不是尿湿了,或者拉臭臭了,并且给孩子清理并换上干净的尿布。
“太热了”
特征:宝宝舞动四肢,皮肤潮红,哭声响而有力。大的孩子晚上不会哭,但是会表现烦躁,踢被子等。
应对:减少衣服,调节室温或者被褥。如果孩子出汗,要为孩子擦干并换上干的衣服。
“不舒服”
特征:哭起来剧烈,而且没完没了,还伴随着各种小动作。
应对:梦中叫着哭醒,腿部向腹部收缩,身体非常不舒服,安抚没有太大效果等,可能是婴儿腹绞痛。尽可能心平气和安抚孩子,给孩子轻轻抚摸肚子,喂点温热水,让孩子打个嗝啥,或者抱着轻轻晃晃,孩子不疼了就会继续入睡;如果捂着耳朵哭得踹不上气等,可能是中耳炎,及时去医院就诊。
“我困了”
特征:哭声里透着不耐烦,一边哭一边打呵欠,可能还不停揉眼睛和鼻子。
应对:轻柔地告诉宝贝:“困了?想睡觉了?妈妈/爸爸陪你睡觉吧!”然后带着孩子去熟悉的睡眠环境里入睡。
- 上一篇:深色系饮食可帮助宝宝预防感冒
- 下一篇:惩罚手段不利于塑造子女诚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