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市卫生局对外公布了100多所二级以上医院的儿科就诊情况,日门诊量超过100人次的医院一直徘徊在三分之一左右,其他综合医院每天接诊的患儿不足百人,有的甚至不到10人次。
北京儿童医院和首儿所是本市最著名的两家儿童专科医院。这两家大型儿童专科医院多年来一直超负荷运转。在2009年,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研所的门急诊人数和出院人数分别占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科就诊量的46.5%和51.3%。2010年,在多项举措出台后,儿科就诊有所分流,不过,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儿科医生在与同行交流时,同行一听是儿科的,往往会在儿科前面加上一个“小”字,“哦,小儿科的。”小儿科的含义就很丰富了,有可能暗含“技术不高”,也有可能隐喻“挣小钱”。相对费用动辄上万的一些科室,儿科确实“来钱慢”。不过,在北大医院,儿科一直很受重视。北大医院儿科专家丁洁说,一些综合性医院确实忽视了儿科,其忽视的原因不是因为儿科方面的人才不行、水准不够,更多是跟大的医疗环境有关。现在公立医院说是要体现非营利,但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各个医院都有生存问题,都有维持生计的压力,“儿科对此很不擅长。”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即呈现患儿就诊数量减少之势,进入2000年,综合性医院儿科萎缩的趋势更为明显:有的医院缩减了儿科的病床,有的医院干脆取消了儿科。儿科医生也一度面临就业困局,有的儿科医生转行做了医药代表。
北京市卫生局近日表示,二级及以上医院在今年年底前将全部恢复儿科门诊建设。专家建议,政府在从行政指令上保证综合医院儿科床位、人员到位的情况下,综合医院管理者也要更重视儿科专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分配机制,促进儿科专业健康发展。医院的政策应该向儿科倾斜,提高儿科医生诊疗费和护士的护理费,增加医院的人员编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