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针对240户年轻父母(至少一方年龄在35岁以下)家庭的调查显示,上海青年在育儿方面承受较大经济压力,近七成青年表示不愿生二胎,但八成年轻父母表示乐当“孩奴”。
每月育儿花销约1700元
据市人口计生委统计,从2000年至2009年,上海户籍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龄从26.11周岁上升至28.18周岁,推迟了2年。这一变化除与青年初婚年龄推迟有关外,与日益增加的育儿压力也不无关系。
调查显示,年轻父母每月在育儿方面的花销在1700元左右。对一般家庭而言,每月除还贷费用外,育儿费用约占了家庭可支配月收入的44.27%;对低收入家庭,这一比例更是超过50%。在被问及“结婚生育的必须前提”时,绝大部分受访者在“两情相悦”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之间选择了后者。
而在同时进行的一项针对1700余名沪上青年的调研中,71.4%的青年表示会因为经济原因推迟结婚或生育,其中61.7%对此表示很无奈;6.4%的青年则明确表示自己不想要孩子。这直接影响到了青年生育二胎的意愿。调查显示,假设生二胎政策完全放开,也只有31.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生二胎,其余的68.4%中近八成表示,因为“育儿成本太高、养不起”而放弃。
三成青年育儿靠“啃老”
调查还意外发现,育儿青年中存在不少“啃老族”:31.1%的受访年轻夫妇坦诚,自己养育孩子的大部分费用是由双方父母承担。专家分析,这表明“啃老”已突破个人生活消费的层面。
祖辈在时间精力方面的付出亦有所上升。调查显示,四成以上育儿年轻夫妇选择隔代教养,“工作日放在父母家,周末自己带”或“一直住在父母家,时而抽空看望”。在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超过50%。而受访者中的37.1%与一方父母同住,32.6%独立居住但与一方父母距离较近,这两类家庭中的祖辈对子女育儿方面的帮助更多。
但对年轻父母而言,选择隔代教养可能正是迫于经济压力的无奈之举。调查显示,年轻父母在孩子的食品安全、医疗、服饰、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性格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若以5分为满分,他们对这些项目的平均重视指数均超过3.7。而在双方父母分担对孩子的基本生活照料后,他们的更多精力得以花在孩子的文化教育方面。
八成青年乐做“孩奴”
尽管育儿成本增高,但调研发现,年轻父母仍保有较高的幸福感。数据显示,在各类青年中,已婚已育青年的压力指数为2.28,低于平均值2.29;其幸福感指数为7.07(满分为10),高于未婚单身、未婚有恋人和已婚未育青年。调查者指出,影响这一群体幸福指数的并非年龄和经济收入水平,而恰是孩子的存在。
调查显示,86.9%的年轻父母平时会通过拍照片、写日记等形式,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有受访者表示,做这些记录“有一种满足感和充实感”。超过八成的青年表示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一名“快乐的孩奴”。深入访谈中,不止一位受访者说,“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觉得很有成就感,倍感幸福”。
专家分析,孩子的降临尽管会占据年轻父母们相当一部分生活空间,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不可替代的幸福快乐。同时,他们还努力在工作、社交、育儿等方面寻找平衡点,甚至学会宽容、理解、以身作则。“尽管承受着育儿压力,但这也会促进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