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日前制定《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要求医院优化门急诊环境和流程,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8月2日《人民日报》)
医院挂号禁超十分钟,这一规定没有让公众的心里产生稍微的兴奋,反而引起广泛质疑,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笑谈之资。正如有人所言,卫生部“愿望是良好的,但不能纸上谈兵,实际做不到,沦为形式主义”,“挂完号再去医生那等,有什么区别?等待就诊时间照样长。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是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的矛盾”。既然公众早就有这般清楚的认识,现实也尊重民意般的上演看病难的问题,卫生部的规定当然只会被当做笑话。
而面对公众的质疑,卫生部也回应称,此次制定的量化指标是卫生部对各级医院提出的优质服务目标,但不属于硬性法规。尚未达到要求的医院,应通过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力争让群众满意。不难看出,卫生部也不拿这话当回事,只当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精神层面的指导罢了,至于能否实现、如何实现、多久实现都没有具体细致的说明,换言之这又是一出“只有意见而无细则,只有精神而无举措”的言情剧。卫生部姑妄说之,而公众姑且听之。
谁都不拿它当回事,它也就不能成为一回事。问题恰恰就在于,公众忽视这十分钟里所彰显出来的对患者的尊重,忽视十分钟里的消费者权益,那么这项权益也会离公众而去;同样,卫生部门忽视这十分钟里的责任和义务,意味着医疗改革、医疗资源重新配置会更加遥遥无期,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会持久下去。理财推介人经常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话在金融领域对与错姑且不论,但相同的逻辑却可以复制到对“十分钟”的期待上——你放弃十分钟里的权益,权益也自动放弃你。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连最基本的看病问题都不曾解决,谈挂号禁超十分钟不是瞎扯吗?诚然,看病贵看病难都未曾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也未曾解决。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哪个不依赖于强烈的民意诉求?如果公众只是过一天算一天,嘴上抱怨,却不见任何实际行动来捍卫自身权益,那么谁会把这些权益拱手送给你?“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二者的不同点在于人权天赋,公民权则是自己争取的。自己不关心自己的权益,自己不主动争取,别人不会主动给你。在公民意识渐长的当下,我们需要学会善待自己的权益,我们需要“重新发现”权益,争取自己的权益,这不是玩笑。
- 上一篇:“无偿献血有偿用血”伤了爱心
- 下一篇:长虫中药咋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