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顿食品市场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前,国家也出台了明文规定,今后将重罚食品安全问题企业,从生产源头上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
但是如何重罚呢?所谓的重罚会不会又轻易地遭遇企业的“化骨绵掌”,化为乌有。
如何“一招致命”,对此,厦门有关业内专家也提议,能否在厦门试行一下食品安全连坐制,在中间采购环节也加以控制,一家企业出问题,整个村或者片区的产品都受连累,无法进入卖场。这样的制度,在厦门可行吗?
提议:下猛药 尝试食品安全“连坐制”
据了解,在山东青岛,有不少水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按美国要求严格认证,没有一家敢偷懒,原因是美国人实行“连坐制”——— 美国会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检,一旦发现作假,则当地被判为不可信任地区,所有企业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单,生产的产品美国都不要了。
同样在山东菜区,有不少出口日本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年一个农民偷用剧毒农药,结果被抽检出来,导致该公司所有出口日本的蔬菜都被拒,当地所有农民的菜都卖不出去了。
在如此严厉的连坐制度下,没有企业敢轻易作假。厦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深受启发,向导报记者建议说:“在厦门本市内,能否试行食品连坐制?”
按照这位专家的设想,把供应厦门食品的产地划分区域,以片区为单位,比如岛外的蔬菜就可以村或者区为单位划分供应基地,只有这些基地才有资格供货。然后针对这些基地制定详细的安全供应标准,岛内的超市卖场、相关部门等要在其生产、运输和出售环节进行层层抽检,还要随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入基地暗检,只要一家企业的食品出现问题,那这个村或者区的蔬菜都要停止供应卖场,甚至取消该基地的供应资格,时间可以为三个月或者半年。等到基地整改达标以后,再恢复其供应资格。
“只有形成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团体,生产环节的企业才能提高警惕,即使某一家有疏漏,基地内的其他家也会逼迫其查缺补漏,因为谁都不想被连累。这样到达卖场、到达百姓餐桌上的食品整体品质才能大大提高。”这位专家说。
样本:厦门的胡萝卜曾遭遇“连坐”
其实,这种食品“连坐制”对于厦门的部分食品企业并不陌生,特别是出口企业,很多都曾经遭遇过“连坐”。这其中,厦门的胡萝卜出口企业感触颇深。
胡萝卜是厦门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占到厦门本地产出口蔬菜的50%以上。其中翔安区年种植胡萝卜近4万亩,年出口量近8万吨,对外出口占全国90%以上,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迪拜等目的地。2006年5月,日本出台了苛刻的肯定列表制度,而在这之前,厦门90%左右的蔬菜出口日本。
“只要一家出口企业的胡萝卜被抽检出问题,这个企业甚至整个出口片区的产品都会被加严。”检验检疫局同安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加严就意味着整个片区出口产品在通关时抽检率会不断加高,“这样就会拖延蔬菜通关时间,提高企业的费用成本”。
据介绍,胡萝卜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农产品,风险性比较低,主要抽检项目就是农药残留。然而,2007年,由于某企业向日本出口的胡萝卜被查出三唑醇含量超标,翔安不仅失去了日本的所有订单,而且所有的出口业务都中断了半年。
厦门检验检疫局同安办事处了解情况后,开始着手构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体系,200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出口胡萝卜基地村“合作社”模式。厦门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还斥资1000多万元,在同安设立分中心,提升了农药残留项目的检测能力。农药残留得到了有效控制,出口企业也就翻身了。
“已经连续2年了,检区胡萝卜出口合格率达到100%,实现零通报。”蔬菜协会会长蒋朝辉告诉导报记者,协会内目前31家企业直接受益,一些出口蔬菜加工企业在对日出口中断两年后,于2009年重现打开日本市场。
两年来,对日出口保鲜胡萝卜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2010年1~11月,检区累计对日出口保鲜胡萝卜188批、6000吨、货值328.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5%、31.7%和18.5%。
可见,从另一个角度看,“连坐制”不但是严苛的食品安全控制,更是一个规范生产、品质提升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