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李亚红)“京津冀雾霾中检测出大量危险有机化合物”的报道近日引发广泛关注。这又让人们想起今年初持续的雾霾天PM2.5飙升。那么PM2.5到底有多“毒”?它如何危害人体健康?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为何PM2.5危害更大?
近日媒体报道,在京津冀雾霾天气的专项研究中,检出了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京津冀雾霾有毒”的说法让人们的担心陡增。PM2.5更是受到空前关注。
PM2.5属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说,悬浮颗粒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形成的气溶胶,其粒径范围约为0.1至100微米。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2.5。粒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这也是PM2.5备受关注的原因。
郝凤桐从事职业病与化学品中毒疾病临床工作30多年,对职业中毒、尘肺病等化学品所导致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郝凤桐说,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颗粒物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而2微米直径以下的细颗粒物几乎可以全部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大量研究发现,PM2.5数值增加,将导致医院呼吸系统门急诊人数增加,并能加重老年人和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基础病患者患病的风险。
有“毒”成分几何?
郝凤桐说,PM2.5对人体造成的实际危害除了其微小的颗粒形式,主要取决于成分构成。大气中的颗粒物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包括含碳颗粒、无机盐类及其酸根、金属、有机化合物和致病微生物等。
“在PM2.5承载的有机化合物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危害最为显著。”郝凤桐说,多环芳烃属于环境致癌性物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呼吸、饮食、饮水和吸烟等接触环节,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增加患肺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来源、形态、粒径以及吸附在表面上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和微生物多种因素的总成。”郝凤桐说,不同浓度、不同成分PM2.5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不同。此外,空气中细颗粒物被人体吸收的概率及代谢特征等方面,仍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说,“北京市空气环境中PM2.5对健康影响”的课题已获北京市科委立项。研究内容包括室内环境PM2.5暴露水平、人群PM2.5暴露水平以及PM2.5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三个方面。研究范围包括北京不同区县家庭、办公室等室内环境PM2.5污染状况,吸烟、烹饪等因素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度等。
应对“空中杀手”PM2.5侵袭
北京急救中心提示,人们在雾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就会加深、加快,会吸入更多雾中的有害物质,这样很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等疾病。因此,在雾霾天应减少外出,缩短室外活动时间。年老体弱者和孩子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保护,外出时注意增减衣物,尽量戴口罩。
庞星火说,极端天气期间不利于开窗通风,因此在这段时间应禁止和减少室内吸烟、过度烹炸食品和烧烤等加剧室内空气恶化的活动。
北京急救中心提示,雾霾天外出时可以戴上口罩,能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回到室内立刻清洗裸露皮肤。一些容易皮肤过敏的人更要做好清洁工作,防止疾病从皮肤侵入。
- 上一篇:医学专家:常喝绿茶可预防乳腺癌
- 下一篇:医学专家为你揭秘 怀孕最佳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