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引发关注。11月10日,从成都飞往石家庄的TV9975航班上,一名孕妇登机后告知空乘自己怀孕已超过35周,要求特殊照顾。机组人员根据航空公司规定劝说其下机,但孕妇拒绝离机,最终警方介入,最后航班延误一个多小时。航空公司对孕妇乘机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怀孕满35周及以上的孕妇,航空公司不予提供运输服务。这并非歧视,而是出于对孕妇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
为什么航空公司对孕妇乘机有严格限制?
高空环境中,机舱内气压和氧气含量的变化可能给胎儿和孕妇带来风险。尤其在孕晚期,长时间坐着可能增加血栓风险,而飞机上的医疗条件有限,万一发生早产或其他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各航空公司普遍规定怀孕超过35周的孕妇不宜乘机。
孕期坐飞机,这些知识必须掌握
1. 最佳出行时间:孕中期(14-28周)
孕早期(前3个月)是流产相对高发期,而孕晚期(后3个月)则面临早产风险。孕中期是相对稳定的时期,适宜出行。但即使在这个阶段,也建议出行前咨询医生。
2. 提前了解航空公司规定
不同航空公司对孕妇乘机规定略有差异,一般规定如下:
怀孕32周以下:按普通旅客对待;
怀孕32-35周:需提供医生开具的适宜乘机证明;
怀孕35周以上:通常不允许乘机。
3. 乘机前准备
预定机票时告知航空公司怀孕情况;选择靠过道座位方便活动;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防滑袜子;准备健康小零食。
4. 飞行中的自我保护
全程系好安全带,位置在腹部下方;
每隔30-60分钟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补充足够水分,避免脱水;
穿戴医用级弹力袜,预防血栓形成。
孕期出行全方位指南
除了乘机,孕期出行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1. 出行前的医疗咨询
无论选择何种交通工具,出行前都应咨询医生,了解自身情况是否适合出行,并携带产检资料。
2. 交通工具选择要点
汽车:避免长时间乘车,每1-2小时休息活动,始终系好安全带;
火车:相对平稳安全,可适当活动,注意卫生防护;
轮船:风浪大时不建议乘坐,易加重孕吐。
3. 出行目的地选择
避免前往高海拔、医疗条件差、传染病高发地区,确保目的地有良好医疗资源。
4. 合理安排行程
避免紧凑行程,保证充足休息,量力而行,避免过度疲劳。
5. 注意饮食卫生
外出选择卫生条件有保障的餐厅,避免生冷、不洁食物,携带个人水杯和消毒用品。
6. 应对不适症状
熟悉孕晚期危险信号(规律宫缩、阴道流血/流液、剧烈头痛、视力模糊等),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特殊人群特别注意
多胎妊娠、有早产史、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孕妇,出行需格外谨慎,最好避免长途旅行。
孕期是特殊而宝贵的时期,孕妇和家人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母婴安全。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遵守相关规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当出行计划与孕期健康冲突时,永远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平稳、愉快地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