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至,暑气渐消,在这个别具意义的节气里,田间地头正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农作物在经历了春夏的生长后,逐渐走向成熟。处暑时节有哪些农作物成熟了呢?在收获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农事需要注意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处暑的农田,探寻这些答案。
处暑成熟的农作物
玉米:玉米是处暑时节常见的成熟作物之一。此时的玉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玉米在我国广泛种植,它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可用于饲料、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在判断玉米是否成熟时,可以观察玉米须,当玉米须变得干枯、颜色变深,且玉米颗粒饱满、用指甲掐有明显的浆汁流出时,就说明玉米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收获了。
大豆:大豆也是处暑成熟的农作物。大豆有黄豆、黑豆等不同品种,它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食品加工、榨油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成熟的大豆植株,叶片会逐渐变黄、脱落,豆荚变得干燥、坚硬,颜色由绿转黄或褐色。此时收获的大豆,品质较好,出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都较高。
棉花:处暑时节,棉花也进入了收获期。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当棉铃开裂,露出洁白的棉絮时,就可以开始采摘棉花了。采摘棉花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在晴天的上午进行,这样采摘的棉花质量更好,杂质较少。同时,要注意轻摘轻放,避免损伤棉絮。
红薯:红薯在处暑前后也逐渐成熟。红薯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判断红薯是否成熟,可以观察红薯藤的生长情况,当红薯藤开始变黄、枯萎时,说明红薯已经成熟。收获红薯时,要小心挖掘,避免损伤红薯表皮,影响其储存和销售。
收获季节的农事指南
及时收获:对于成熟的农作物,要及时进行收获。如玉米、大豆等,如果收获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籽粒脱落、霉变等问题,影响产量和品质。棉花若不及时采摘,棉絮会受到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降低质量。红薯收获过晚,在土壤中容易受到冻害,影响口感和储存。因此,要密切关注农作物的成熟情况,合理安排收获时间。
晾晒储存:收获后的农作物需要进行晾晒和储存。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要及时晾晒,降低含水量,防止霉变。晾晒时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要经常翻动,确保晾晒均匀。储存时,要选择干燥、通风的仓库,做好防虫、防潮等措施。棉花采摘后,要及时晾晒,去除水分,然后打包储存。红薯收获后,要先在阴凉处放置一段时间,让其表皮愈合,然后再进行储存。
土地整理:收获后,要及时对土地进行整理。清理田间的秸秆、杂草等杂物,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可以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同时,对土地进行深耕,改善土壤结构,为下一季的种植做好准备。深耕可以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处暑时节,虽然大部分农作物已经成熟,但仍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收获后的田间,可能会残留一些病虫害的卵、幼虫等,要及时进行清理和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如设置诱虫灯诱捕害虫,释放天敌控制害虫数量等。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地块,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不可擅自用药。
处暑时节,多种农作物成熟,农民朋友们迎来了收获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识别成熟的农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和红薯等。同时,按照农事指南进行操作,及时收获确保产量和品质,做好晾晒储存保证农作物的保存,进行土地整理为下一季种植打基础,重视病虫害防治减少损失。通过合理的农事安排,才能在处暑这个收获季节获得更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