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院子里乘凉,突然脚踝一阵剧痛——低头竟发现一条眼镜蛇正吐着信子快速游走。"2025年7月,广东湛江一名女子在自家庭院休息时,不慎踩到正在捕食的眼镜蛇,被咬后迅速出现伤口肿胀、呼吸困难的症状。家人紧急采用布条绑扎伤肢并用清水冲洗,但因未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送医后仍出现短暂休克。专家指出,眼镜蛇的混合毒素(神经毒素+血液循环毒素)可在2小时内导致呼吸麻痹,夏季蛇类活动频繁,掌握正确急救措施关乎生死。
一、眼镜蛇咬伤的致命威胁
1. 毒素的双重攻击:眼镜蛇毒液同时含有神经毒素和血液循环毒素,前者会阻断神经信号传递,导致肌肉麻痹、呼吸衰竭;后者则破坏血管和肌肉组织,引发肿胀、出血甚至肾衰竭。被咬后30分钟内即可出现视物模糊、言语不清等神经中毒症状。
2. 错误急救的二次伤害:挤压伤口会加速毒素扩散,用嘴吸吮可能导致施救者中毒;火烧伤口易造成组织坏死,增加感染风险。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接诊案例显示,约40%的患者因不当自救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3. 高风险人群与场景:农民、野外作业者及夜间散步人群最易被袭,眼镜蛇常潜伏于草丛、墙角或垃圾堆附近,雨前雨后活动尤为频繁。
二、急救黄金四步法
1. 脱离+冷静:立即远离蛇攻击范围,避免奔跑或剧烈运动。坐下或平躺以减少回心血量,缓慢深呼吸保持镇定——情绪紧张会加速毒素扩散。
2. 结扎+限动:用宽布条在伤口上方5-10厘米处绑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每30分钟松开1-2分钟防止肢体坏死。伤肢保持低位,避免弯曲或承重。
3. 冲洗+记录: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有条件可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中和毒素。同时记录被咬时间、蛇体特征(如拍照),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4. 送医+血清:拨打120并明确要求送往配备抗眼镜蛇血清的医院(如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途中保持患者平卧,若出现呼吸停止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三、防蛇与就医指南
1. 预防优于急救:
• 庭院定期清理杂物,撒雄黄粉驱蛇;夜间行走持手电筒照明,穿高帮靴避免裸露脚踝。
• 遭遇蛇类时缓慢后退,切勿挑逗或投掷石块,激怒的眼镜蛇攻击距离可达体长1/3。
2. 就医关键三问:
• 是否备有对应血清?(眼镜蛇需专用单价血清,与蝮蛇血清不通用)
• 是否需要联合抗感染治疗?(蛇口腔含大量致病菌)
• 是否需要破伤风免疫?(尤其伤口较深者)。
3. 康复期注意事项:
• 肿胀消退前避免热敷或按摩,每日观察伤口有无渗液、坏死;
• 遵医嘱服用蛇药片(如季德胜蛇药),警惕迟发性神经毒性。
结语:
从眼镜蛇咬伤的致命机制(双重毒素、错误急救)、规范处理流程(冷静制动、科学绑扎)到系统性防护(环境管理、精准就医),每个环节都需科学应对。记住——毒蛇不会主动谈判,但正确的知识能为我们赢得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