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在如今并不罕见,许多人担心自己陷入抑郁却不自知。判断自己是否抑郁,可留意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变化。掌握判断方法,有助于及时察觉抑郁倾向,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守护自身心理健康。
情绪方面
持续低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感觉开心不起来,对曾经感兴趣的事情也提不起兴致。比如原本喜欢看电影、逛街,但现在却觉得这些活动毫无意义,怎么都高兴不起来。这种情绪低落不是偶尔的,而是持续存在的。
焦虑烦躁:经常感到焦虑、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较大的情绪波动,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家人稍微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大发雷霆,之后又会陷入自责,但下一次依然难以控制。
绝望无助: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对未来感到绝望,时常有无助感。认为自己的问题无法解决,看不到生活的出路。比如觉得自己的工作永远不会有起色,爱情也不会降临,整个人陷入一种深深的绝望之中。
认知方面
自我评价低:过度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充满了缺点和不足。总是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例如,在工作中犯了一点小错误,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不适合这份工作。
思维迟缓:感觉大脑反应变慢,思考问题变得困难。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难以集中注意力。比如在阅读文章时,很难理解其中的内容,反应速度明显比以前慢了很多。
记忆力下降:经常忘记事情,记忆力大不如前。可能刚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转眼就忘记了。例如,出门经常忘记带钥匙、手机等物品,工作中也容易忘记重要的任务和安排。
行为方面
社交退缩:逐渐减少与他人的交往,回避社交活动。原本喜欢和朋友聚会、交流,但现在却总是找借口拒绝。宁愿一个人待在家里,也不愿意和别人接触。
活动减少:身体活动明显减少,变得慵懒。不愿意运动,连日常的家务劳动都不想做。整天无精打采,只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
睡眠问题:出现睡眠障碍,可能是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很长时间都无法入睡;也可能是早醒,比平时提前几个小时醒来,而且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
饮食变化:饮食方面也会出现改变。有些人会食欲大增,通过大量进食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而另一些人则会食欲减退,对食物失去兴趣,体重也随之下降。
判断自己是否抑郁需要综合考虑情绪、认知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表现。情绪上的持续低落、焦虑烦躁和绝望无助,认知上的自我评价低、思维迟缓与记忆力下降,以及行为上的社交退缩、活动减少、睡眠问题和饮食变化等,都可能是抑郁的信号。如果发现自己存在上述多种表现,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就需要引起重视。此时,不要自行诊断和盲目下结论,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他们能够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诊断,确定是否患有抑郁,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只有及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
- 上一篇:恋丑癖越来越多的原因好像找到了?当代审美异化的心理学解读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