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许多人为了节省电费,会选择不开空调或尽量减少空调使用。然而,当外界温度升高至35℃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发生中暑或热射病,特别是在高湿环境下。浙江二院的急诊科医生提醒,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舍不得开空调,避免高温天气带来的健康风险。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通常指的是在极端高温环境下,由于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失常,导致体温迅速升高(通常超过40℃),出现神志不清、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它是一种严重的中暑形式,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热射病和一般的中暑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不仅会影响体温调节,还可能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热射病的症状
热射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
体温剧烈升高:热射病患者体温往往高于40℃,且无法通过常规的降温手段降低。
神志不清:患者可能表现为意识模糊、头晕、昏迷等,甚至有的会出现谵妄或失去知觉。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由于体温过高,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皮肤干燥、无汗:热射病患者的皮肤往往显得干燥且缺乏汗液,皮肤发红、热感明显。
恶心、呕吐、抽搐:极端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这些症状提示热射病的到来,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热射病的危险因素
热射病并不是任何人在高温环境中都可能发生,它通常受以下因素影响:
高温高湿环境:湿度较高时,空气中水分饱和,汗水蒸发不畅,人体的散热能力下降,容易引发热射病。
过度暴露在阳光下: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尤其是在中午到下午的高温时段,会增加中暑和热射病的风险。
剧烈运动: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球类运动等,容易导致体温升高过快。
身体状况较差:老年人、婴幼儿、心脏病患者等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热射病。
如何预防热射病?
适时开空调:高温天气下,使用空调或风扇可以帮助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降低体温过高的风险。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尤其是中午和下午的高温时段。
保持充足水分: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身体出汗过多,造成水分流失。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饮用过多的含咖啡因、酒精的饮料,这些可能加速水分流失。
穿宽松透气的衣物:夏季应选择轻便、透气性好的衣服,帮助散热,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影响身体散热。
减少外出: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长时间外出,尤其是正午至下午两点之间的高温时段。如有外出需要,尽量选择阴凉处或遮阳棚下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在高温天气中,尽量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中午时分。若需要运动,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
热射病的急救措施
若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热射病的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移至阴凉处: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降温处理:通过冷水、冰袋等方法降温。可以用冷水擦拭患者全身,特别是腋下、脖部、腹股沟等部位,以帮助降低体温。
补充水分:如果患者意识清醒,适量饮用水、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等,有助于补充体液。
尽快送医:如果患者昏迷或症状较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送往医院。医院会进行进一步的紧急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如何安全度过高温天气?
保持凉爽:使用空调、风扇等帮助降温,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食物,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帮助保持体力。
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劳作,定时休息以减轻身体负担。
在高温天气中,合理的降温措施和及时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通过了解热射病的症状及预防方法,大家可以更加科学地应对酷暑,保障自己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