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说,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给卫生系统带来压力。
据阿尔瓦雷斯介绍,大约20年前,基孔肯雅热疫情曾在印度洋区域大规模暴发,影响约50万人。感染者大多出现高烧、关节疼痛、疲劳等急性症状,极少情况下可能死亡。
阿尔瓦雷斯说,今年以来,法国在印度洋的属地留尼汪岛估计有大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出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此外,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近日报告输入性病例,并发现本土传播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病,发病后多表现为高烧、头痛、关节剧痛、皮疹等。虽然大多数患者可在数周内康复,但部分人可能出现长期关节不适。做好防蚊措施,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典型症状有哪些?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至7天,起病急,最明显的症状是高热和关节剧烈疼痛。关节痛常见于手、腕、膝等部位,疼痛甚至可导致行动困难。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疲劳、恶心及红色皮疹。这些症状虽然多为自限性,但严重者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传播途径与高发区域
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这两种蚊子在气温高、降雨多的地区较常见。热带亚洲、非洲及印度洋周边是高发区域。旅游者在当地感染后,回国后也可能出现病例。
如何科学预防?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防蚊。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或伊默宁的驱蚊液,尽量避免清晨和傍晚在户外活动。家庭内应清除积水,防止蚊虫滋生。前往疫区前可提前了解疫情信息,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认识基孔肯雅热的危害,并采取科学防护措施,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第一步。气候变暖带来的传播风险不可忽视,每个人都应重视日常防蚊,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 上一篇:女子吃隔夜冰西瓜竟致颅内感染 医生:是李斯特菌引起!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