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 新闻 > 百姓民生 > 正文

一夫一妻制成因 竟是预防性病传播?

2016-04-14 15:27来源:环球网

导语
最为常见的便是一夫一妻制,你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古代有一夫多妻制,而如今变成一夫一妻,这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夫一妻制成因,很有可能是为了预防性病传播。

一夫一妻制成因 一夫一妻制的原因 预防性病成因

  一夫一妻制成因是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很有可能是预防性病传播。这研究结果有点不可思议,如今预防性病可以通过多种方法,那么研究结果所根据的理由是什么呢?

  一个由加拿大和德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信》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为什么最终形成一夫一妻制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科学家们认为,性传播疾病可能是促成人类向一夫一妻制进化的强大驱动因素,这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表面上看,一生中只与一个性伴侣白头到老似乎并不是个好主意,至少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雄性的精子数量极其丰富,而且生成的时间很短,将如此多的资源仅仅投资于一个雌性身上,似乎并不利于进化。此外还有理论认为,雌性如果有多个伴侣,也是益处多多。

  如果她孩子的父亲均不相同,那些孩子可能会避免许多疾病的侵扰。英国一项研究认为,基于上述一些原因,在哺乳动物及其它许多动物物种中,一夫一妻制都是极为罕见的。

  这种道理也适用于人类社会。世界各地许多文化允许多配偶制,即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一项相关研究报告估算,大约有83%的文化允许多配偶制。然而,这种制度尽管被允许,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实践一夫一妻制,即使在多配偶制文化中也是如此。既然一夫一妻制益处并不多,那么它为什么会成为许多文化中最受欢迎的婚姻制度呢?

  研究人员认为,大约在8000多年前,在人类社会开始由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慢慢向定居农耕方式转变过程中,一夫一妻制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一夫多妻制也慢慢被淘汰。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有社会强制性,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研究项目负责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克里斯-鲍赫解释说,“如果你认为某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你可能会抗议,并通过努力来制定社会制度或强制性规范。”比如,为了防止犯罪,我们不得不建立了警察这种部门。研究团队成员还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人类进化研究所科学家理查德-迈克尔里思等人。鲍赫等人希望弄清楚人类为什么会形成一夫一妻制并施行于整个社会。

  鲍赫表示,“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人类更常见的是多配偶制。但是,自农耕文化开始后,社会强制性的一夫一妻现象则变得越来越多。”鲍赫是这样理解这种现象的,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一个由20到30个成年人组成的小社会中,成员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性传播疾病并不是主要威胁。即使有人外出到周边区域,但他们也没有机会走得太远,否则他们将面临死亡的危险。

  鲍赫认为,“因此,在较小社会群体中,性病很难得以广泛传播。”但是,到了农耕社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一个一夫多妻制的社会群体如果感染性病就有可能导致疾病迅速扩散,并形成地方病。一定的人口规模足以保证性传播疾病得以存在和延续。因此,鲍赫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较大的社会群体更倾向于一夫一妻制。通过对非一夫一妻者的惩罚,他们其实是在惩罚那些传播性病的人。

  鲍赫和迈克尔里思利用一个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一个较大规模社会如果感染了多种性病可能会发生的情景。鲍赫解释说,“这其实是针对所有的人群,制定出他们应该遵守的规则,模拟个体究竟如何交配,疾病如何扩散。”如今,许多性病已经可以治愈,但在古代它们可能是灾难性的。梅毒、衣原体或淋病的爆发,可能导致不孕不育或更严重的后果。

  还有一些人认为,一夫一妻制形成的可能驱动因素是父母的关爱。2013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基特-奥派等人发表研究成果称,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繁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们还认为,一夫一妻制还有更为危险的起源。奥派解释说,“如果一个男人一直和自己的亲生孩子生活在一起,他会拼命保护自己的孩子防止竞争对手的残害,而父亲的竞争对手杀死这些孩子就是为了争夺他们的母亲以让其再一次生育。

  相反,如果一个男人无法坚守自己的家园,那他的繁殖成功率就会很低,因为竞争对手可能会入侵他的家园并杀死他的孩子。”换句话说,奥派的观点就是防止孩子被害是一夫一妻制形成的驱动因素。对于鲍赫和迈克尔里思的研究成果,奥派持不同意见。“从理论的角度我能理解,性病可能有助于减少婚外性行为,但是要说它能够促成全社会认可的一夫一妻制的形成,我觉得不可能。他们的模型并没有现实依据。”

  2009年的一项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也在一夫一妻制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农耕社会,耕地变得越来越稀有和珍贵,而继承人如果太多会导致耕地被分割,价值不断缩水。一夫一妻制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只有真正的继承人才可以继承双亲的财产。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农耕社会的到来,一夫一妻制婚姻出现于亚欧大陆。土地的所有权成为生产和生殖成功的关键。”

  此外,还有许多关于一夫一妻制形成原因的研究成果,如雌性竞争说等。但鲍赫认为,这些理论与自己的新理论并不矛盾。“我们能够想像得到,有多种机制支持一夫一妻制的起源。”在现代社会,有多种方式可以降低性病的风险。不过,那些只鼓励婚前节欲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

  延伸阅读:如何预防性病传播

  性病的感染主要是经由性接触,尤其是性生殖器接触而传染,因此预防感染的方法,就是在性接触中采取某些防身术。

  1、使用屏蔽工具:阴茎套、阴道隔膜等工具,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预防多种性病。已有实验证明,阴茎套对引起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艾滋病、巨细胞包涵体病及衣原体感染等性病的病原体均有屏障的作用。此外,阴茎套和阴道隔膜还能降低性交中的摩擦损伤,保护外生殖器不与隐藏的传染性分泌物接触。

  2、屏障工具与杀精剂联合使用:使用以杀精剂作为润滑剂的阴茎套、子宫帽,同时具有机械和化学杀灭作用。有一种由杀精剂和海绵做成的避孕海绵在国外就很受欢迎。在性行为前或性交时将其置入阴道中,放置时间可长达30多小时。

  3、有异常时避免性交:当发现性伴侣外生殖器有病损、溃疡或异常分泌物等,应当避免性交,并要求其到医院进行诊治。

  4、洁身自好:这是十分安全、简便的预防方法。许多性病的初期或轻型往往无症状,如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病等,感染后不能被及时识别。惟有洁身自好,避免婚外性行为,才不会带来感染性病的危险。

  5、性交后排尿、冲洗外阴或灌洗:有人证实,性交后半小时内排尿或一小时内冲洗生殖器,均不能降低感染淋病的危险。但若每天用防腐溶液灌洗阴道,对预防淋病有一定效果。

  6、避免某些性行为方式:口交、肛交等不良的性行为方式可以增加性病的危险。以肛交为例,因直肠上皮通常比阴道上皮娇嫩,肛交比经阴道性交更易损伤黏膜,引起感染。有些传染病是通过口-粪途径传染的,故避免口-肛门或指-肛门性行为,可以减少这类疾病的感染机会。

标签阅读:
一夫一妻制
性病
  • 女人皮肤全身发黄是什么原因

    这种情况需要先完善肝部检查,包括肝炎病毒谱,肝胆脾彩超,肝脏功能和血常规,贫血方面主要查血常规还有贫血三项,如果都没问题的话可以补充多元维生素,加上归脾丸口服。

  • 手气会不会蔓延到全身各处

    虽然有传染性但是用过药之后传染力会明显下降,经过治疗治愈之后就不再有传染性,常用的治疗手气的药物有盐酸特比奈芬乳膏,酮康唑乳膏,或是部分中药比如复方酮康唑软膏等。

  • 地屈孕酮片吃完会腰酸吗

    治疗可以改变不良姿势、避免久坐久站、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过久,局部可以做做热敷理疗,如果痛的严重,可以口服布洛芬或塞来昔布胶囊治疗。

  • 停经多久开始补雌激素

    雌激素常用补佳乐,检查明确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服用戊酸雌二醇片了,再后半段加上黄体酮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 外阴痒会传染头皮痒吗

    这种情况可以口服抗真菌的药物比如氟康唑片或是伊曲康唑胶囊,外阴这里用红核妇洁洗液清洗,头皮用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洗头。

  • 较重闭合性跌打损伤怎么办

    多休息,不要过度活动,可以药物治疗,局部 热敷,一般可以逐渐恢复,不要着急。

  • 在部队里得了甲沟炎

    这个病可以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比如红霉素软膏或者是莫匹罗星软膏,疼痛明显的话加上口服的抗生素比如头孢克肟片。如果反复发作而且没有好的缓解办法可以把指甲给拔掉。

  • 咯血病人禁用哪种止咳药

    如果出现咳血要及时就医治疗,检查一下原因,如果咳血不要选用镇静或者有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

Q胃痛呕吐怎么快速缓解

邹玲婷主治医师

A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贪吃凉食凉饮,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油腻过大的食物和油炸食品。可以服用一些铝碳酸镁片,多潘立酮片。热敷一下腹部。...[详细]

Q止点性跟腱炎的治疗

王富主治医师

A

这样的情况可以到当地医院的骨科就诊治疗。建议你可以先考虑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局部热敷或者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配合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比如说双氯芬酸钠或者是布洛芬胶囊来看看效果。如果不理想的话,再考虑到医院就诊治疗就可以了。...[详细]

Q治疗灰指甲最好的外用药

刘静副主任医师

A

如果灰指甲比较少你可以先外用复方聚维酮碘搽剂治疗,但如果长的太多,或是亮甲治疗效果不好,你可以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是盐酸特比奈芬片治疗。...[详细]

Q脚后跟长骨刺吃什么钙片好

王富主治医师

A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限制过多的走路以及跑跳,爬山等活动,尽量的穿宽松,舒适,柔软的厚底鞋子,避免鞋底过硬过薄,晚上可以多用热水泡脚,这样的处理一般可以有效的预防症状的发作。...[详细]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