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为“世卫”)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全球累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为9216人,死亡患者为4555人。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三国疫情已处于失控状态。与此同时,埃博拉的魔爪开始伸向他国,美国、西班牙先后发现本土感染病例,更有感染者乘飞机漂洋过海的新闻不断出现。面对如此严峻的趋势,世卫内部报告已经承认,应急能力不足和信息缺失等,导致埃博拉防控被耽误了。
疫情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1976年,埃博拉病毒被发现于非洲中部丛林,近40年来,时不时就会小规模暴发。到今年,蓄势已久的埃博拉给了人类致命一击。世卫数据显示,1976年,刚果和苏丹感染埃博拉病例数为602,死亡数是431人,此后数年,疫情趋势一直平稳。而今年,感染和死亡人数已超过1976年的10倍。目前,埃博拉病例数量正以每3周至4周增加一倍的速度迅速蔓延。世卫最新预测,到今年12月,每周可能会有5000至1万新增感染病例。
几内亚是今年最早出现埃博拉疫情的国家,情况十分严峻。刚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完成救治任务回国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么(音yao)改琦,向《生命时报》记者讲述了她在那里的所见所闻。么改琦介绍,东卡医院是当地政府指定的收纳埃博拉患者的定点医院,但患者没有被安置在医院楼内,而是在医院旁边空地上的简易帐篷内接受治疗。当地正值雨季,随时一场大雨都可能冲垮帐篷。简陋的环境中,医务人员忙碌地走来走去,没有太多防护措施,感染风险很大。当地医疗水平很低,很多患者都是死于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特别基础的并发症。随着疫情的蔓延,患者人数日渐上升,东卡医院收治埃博拉患者的50张床显然不够用了,新的患者仍不断送进来,在狭小的帐篷内拥挤地接受治疗。
“这次埃博拉病毒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影响远超预计。”参与抗击疫情的无国界医生组织对外宣传人员何丽庭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该组织在科纳克里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自8月底以来,病人数量就在不断增加。起初,他们改装治疗中心,腾出更多空间接纳新病人,如今已完全不能满足需求。超过130名工作人员战斗在前线,几个月日以继夜的工作已让医护团队出现疲态,未来工作让他们觉得不堪重负。
么改琦和何丽庭都指出,疫区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紧缺药品和物资,特别是帐篷、救护车等。为了应对疫情蔓延,也急待增加医疗力量,比如专业救治人士和健康宣教人员。
肆虐的埃博拉疫情还导致了当地的社会动荡。利比里亚疫情重灾区已出现感染患者倒毙街头的情况,被隔离的民众也因惊恐过度,与政府人员发生激烈对抗。当地贸易也受到影响,食物等基本生活品缺乏,导致物价翻番。在塞拉利昂,甚至有隔离者扛不住饥饿冲出隔离区寻找食物,加速了病毒的传播。
自美国和西班牙先后出现三名护士在本土感染埃博拉后,病毒的阴影逐渐扩散至全球。美国东北大学甚至运用计算机模型,算出10月底埃博拉病毒扩散至他国的几率。研究指出,法国风险最高为75%,英国紧随其后为50%,中国名列“最有可能遭埃博拉袭击前30位国家”中的第16位。该项研究负责人直言:“随着疫情的严重,所有国家的风险都在不断增加。”
什么助长了疫情蔓延
隐匿于非洲数十年的埃博拉病毒,为何在今年如此猖狂?《生命时报》记者多方采访,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因。
病毒致死率高。么改琦表示,埃博拉分为扎伊尔、本迪布焦、苏丹、雷斯顿、塔伊森林五个属种,引起今年西非疫情的病毒属于扎伊尔属种,感染和致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属种。
公共卫生太差。么改琦说,当地没有垃圾处理系统,到处都是生活垃圾,海滩都被垃圾覆盖。脏乱的环境为细菌、病毒,以及蚊子、苍蝇、蟑螂等传染病媒介的繁殖提供了“温床”。因此,当地不仅埃博拉高发,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也很常见。
交通加速病毒传播。何丽庭认为,交通的发展是导致埃博拉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的埃博拉感染,首先出现在三国边界处,这里人群流动性高,极易造成病毒向外传播。再加上非洲的交通越来越发达,给病毒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众健康素养很低。么改琦表示,老百姓对埃博拉知之甚少。一个病人死后,由于民俗习惯,很多人会走到死者身边摸一下或亲吻死者,埋葬时也不考虑疫情防控,无形中增加感染风险。就连医护人员也表现得不够专业,不戴口罩,也不戴手套。
政府不够重视。老百姓对埃博拉的无知和政府不够重视有很大关系。即使当地疫情已很严峻,但政府仍未对民众进行有关埃博拉的宣传和教育,很多民众根本不知道埃博拉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更不知如何防范,甚至还会因无知,与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另外,不得不怀疑,当地政府在上报埃博拉感染病例数量上存在漏报、瞒报的可能。
国际力量介入太晚。日前,世卫内部报告已经承认,埃博拉疫情暴发初期,应对工作存在多项失误,导致疫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具体失误包括:一、在疫区的专家没及时向日内瓦世卫总部递交报告。何丽庭指出,今年第一例埃博拉病例出现在2月,但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7月世卫才发布预警。二、官僚主义问题使50万美元应急资金没能及时用于几内亚疫区防控。三、未能获得相关国家签证,世卫专家没能及时抵达疫区提供帮助。
埃博拉防控九问
10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通知,要求全国各地于10月底前完成埃博拉防控工作自查。目前,北京、广东等地已针对埃博拉防控做出反应。作为普通人,科学、正确地了解埃博拉,学会正确防范,才能避免无知带来的恐惧。针对埃博拉的种种问题,《生命时报》采访了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占秋、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主任陈志海、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徐潜。
1.《生命时报》:埃博拉是什么,为什么可怕?
杨占秋:埃博拉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纤丝状,仿佛蠕虫一般,会附在免疫细胞上,使其失去吞噬、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随后便会攻击血管壁细胞,使病人因大量出血而死。埃博拉病毒引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在60%~90%之间。目前,全球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也没有很好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现行治疗以输血、输液等对症治疗方式为主,从而起到稳定血压、缓解症状的作用。
2.《生命时报》: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杨占秋: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它们本身感染病毒不会发病,但直接把病毒传播给猿猴、羚羊,甚至人类。西非地区宰杀动物为食十分普遍,动物若已受感染,会把病毒传给人类。不过,埃博拉主要传播途径是人与人的直接接触,拥抱、接吻、握手等都可能传播。
3.《生命时报》:感染埃博拉后有何表现?
杨占秋: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为2~21天,症状包括突然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受损,最终出现大出血。可见,埃博拉在早期阶段很像普通感冒,很难被区分和诊断。目前,医护人员只能通过询问患者是否到过疫区,进而做病毒学检查来确诊。
4.《生命时报》:埃博拉仅是非洲的地区病吗,会不会在全球暴发?
杨占秋:埃博拉病毒不像禽流感、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等,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区域性感染暴发是存在的,但不可能出现全球大暴发。
徐潜:有可能全球暴发。首先,任何一类传染性疾病只要疏于防范,都可能发展为大范围疾病。其次,国际交流日益密切,便捷的交通会让病毒携带者出现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并传染他人。
5.《生命时报》:近日有传言称,广交会期间,广州出现首个埃博拉患者,尽管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立刻辟谣,但仍引起国人恐慌。埃博拉会到中国吗,有多少可能性?
杨占秋:埃博拉病毒在中国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首先,研究表明,3种非洲果蝠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中国没有上述果蝠分布,公众也没有食用果蝠的习俗。如果中国未来出现埃博拉病毒,只可能源于外来患者输入。其次,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传人,若没大量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广泛接触,该病无法在人群中广为传播。
陈志海:国人没必要过分紧张。国内非常重视防控,埃博拉的传播几率很小。我国与非洲有旅游、生意、劳务输出等多种交流,即使有埃博拉病毒输入,也不奇怪。我们要做的是严防确诊后的埃博拉感染者对接触者的传播、再传播。一旦发现,尽早诊断,并进行严密的消毒和隔离。
6.《生命时报》:国内哪些区域更容易传入埃博拉,是沿海城市吗?
杨占秋: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香港等大城市,国际航班频繁,有可能出现输入性病例。美国此次疫情相对严重的达拉斯,就是全美排名靠前的大型空港。
徐潜:埃博拉传入风险没有区域上的区别,从疫区过来的人群、与病毒携带者有过接触的人群都应注意。
7.《生命时报》:国家层面上和个人生活中如何防范埃博拉?
杨占秋:国家层面,应在机场、车站、码头等设立检疫措施,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尤其要对来自非洲疫区的航班进行重点查验,对乘客做比较详尽的检测和监测。个人层面,尽可能不去非洲疫区旅行,如非去不可,需在出发前咨询疾控部门,知晓注意事项,准备常用药物。抵达非洲后,先要了解当地卫生部门提供的信息,避免去已被划定为疫区的村庄、城镇,尽量避免与确诊患者、疑似病例接触,减少与人握手的次数。
陈志海:进出疫区的人员应在入境时接受体检,看是否发热,即使一切正常,也应主动按照病毒的最长潜伏期三周,进行居家隔离。一旦出现任何症状,应接受紧急隔离和消毒措施,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
8.《生命时报》:埃博拉能不能被杀死?
陈志海:当病毒存在于体外时,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就可杀灭,任何病毒在没有细胞营养的条件下,生存周期都不长,易被杀死。另外,通过加热也可杀死病毒。但当病毒存在于体内时,目前不存在杀灭病毒的药物,能做的只是抑制病毒。
9.《生命时报》:人类发现埃博拉已经快40年了,仍无有效疫苗,究竟疫苗何时才能研发出来用于临床?
杨占秋:世卫组织官员今年8月称,针对埃博拉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将加速进行,至明年初就可广泛应用。目前,美国和加拿大两家公司的埃博拉疫苗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各国严防埃博拉入侵
为应对埃博拉的蔓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有力措施。
10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任命总统顾问罗恩·克莱因为埃博拉事务总管,主抓埃博拉的防控。针对埃博拉的治疗,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正在研拟美国医院新指导方针,更为严格地要求工作人员确保皮肤、头发完全遮掩,保护医务工作者安全。美国国防部19日宣布,将组建一支30人的医疗专家小组,一旦美国任何地方出现新增埃博拉病例,医疗小组将快速奔赴该地,提供支援。
英国卫生当局也已做好应对埃博拉在本土大规模暴发的准备。首先,英国已在多个大型机场,以及铁路系统设立扫描检疫系统,筛查埃博拉感染者。一些卫生机构开始向公众普及埃博拉病毒的知识,宣传避免感染病毒的方法。英国政府还于11日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医疗系统演习,以测试应对埃博拉疫情暴发的能力。
在德国,法兰克福、杜塞道夫、慕尼黑和汉堡机场都设有特别区,万一发现飞机上有疑似感染埃博拉的乘客,可以让飞机改道。德国7所医院已在医生和设备上做好应对埃博拉的准备,并经常演练。德国政府日前公开表示,将额外支出8500万欧元作为抗击埃博拉疫情的预算,与此前承诺的1700万欧元合并,共有1.02亿欧元用于防控疫情。
对此,杨占秋表示,各国政府的防范行动比较到位。在我看来,政府在防控埃博拉时应格外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舆论宣传上下功夫,传播疾病知识和防护措施,让民众了解到疾病的严重性、危害性,知道如何应对。其次,在第一时间启动病例监测和药物开发工作,这对疾病的预防控制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卫生计生委已开始强调埃博拉疫苗的研制工作,并与法国共建安全级别最高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强病毒的研究。再次,应加强国际间合作。日前,我国已派出第3批医疗专家赴非抗击埃博拉,对当地人群进行知识宣教、培训,在病毒的源头防控,效果更佳。
此外,徐潜补充说,抗击埃博拉必须保护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力量发挥最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邱天华)
- 上一篇:常看医生的患者血压更低
- 下一篇:人参不是特效药 需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