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山县烟堡村,韩志平今年已年过七旬,老伴在17年前因脑血栓丧失了基本生活能力,韩志平为了照顾老伴,自己提前退休,17年如一日地照顾着自己的老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美好的爱情、亲情。
为照顾老伴提前退休
韩志平老人与于大娘自上世纪60年代结婚至今,从来不吵架,不拌嘴,让他们感觉幸福的是他们还有三个听话的孩子。
不幸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突如其来的脑血栓,让于大娘丧失了行走、说话等基本的行为能力,终年须人陪伴照顾。起初三个孩子轮流照顾生病的母亲,但韩志平看到孩子们为了照顾老伴影响各自的工作,因此,韩志平决定提前退休,全力扛起护理老伴的重担。
记者见到韩志平老人时,他正在给老伴洗衣服,韩志平身体瘦弱,说话语速缓慢,但是干起家务活来却干净利索。每天清晨6点多起床,收拾家务、做饭,给老伴穿衣服、洗脸、刷牙……韩志平老人无微不至地照顾偏瘫的老伴,17年,6000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老人对妻子的呵护、对家庭的担当。
沟通靠“手指符号”
于大娘不但失去了行走能力,语言能力也丧失,但是神智比较清楚。韩志平说,“她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两位老人彼此间能顺利交流的“语言”工具,竟是一种的特殊“手指符号”:用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就代表鸡蛋馅饺子;竖起大拇指,就是肉馅饺子;五指弯拢,就是要吃苹果,食指和中指并拢弯曲,是要吃香蕉……
韩志平告诉记者:“老伴喜欢吃面包,而且每顿饭都离不了,每次出门前,都要给老伴画好我的‘出行路线图’,到什么地方购什么物,需要用多长时间,交代得一清二楚,免得她一人在家担心。”
护理过中风患者的人都知道,洗澡是个大问题,给老伴洗一次澡得用去韩志平老人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前几年,不服老的韩大爷都是把老伴搀扶到院子南边的洗澡间里洗,这几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了,可是每周为老伴洗一次澡的习惯可不能改变,怎么办?就在床上洗,上边铺个防水的单子,下边接一个大点儿的盆子,一遍一遍地擦洗,“我爱干净,老伴儿也爱干净,麻烦是麻烦点儿,但是目的达到了。”老人一脸得意地说。
村里的“模范丈夫”
“人家老韩可是模范丈夫,这都多少年了一直照顾老伴,照顾得那么好,看人家夫妻才叫恩爱。”村里老人告诉记者,韩志平在老伴没有生病前,喜欢和村里的人下下棋,聊会儿天,但是自从老伴生病后,都以老伴为主,每天都干家务活,出家门也是带着老伴出来透透气,说起老韩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说起自己的父亲,韩志平的孩子们也忍不住流泪。孩子们告诉记者,记得母亲第二次住院,父亲当时也得了腰间盘突出,疼得直不起腰来,但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父亲拒绝住院,仍然坚持白天照顾母亲,等到了晚上就赶紧去做按摩,减少疼痛,这样一个月下来把父亲也累坏了。后来于大娘出院后,孩子们硬是把韩志平老人送进医院治疗。
韩志平的孩子们介绍,父母二人自60年代初结婚至今,已经结婚近50年,马上到了金婚的日子,他们准备为老两口庆祝金婚,让他们在金婚的日子好好感受下家庭的幸福,敲锣打鼓地让他们度过快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