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猩红热”踏入不寻常高发期,单在本月份录得近150宗感染个案。卫生防护中心指,港大个案研究发现猩红热的病菌基因出现变种,增加细菌传播能力,令今年累计个案已逾400宗,不排除未来会于学校、院舍爆发集体感染,并预料猩红热高发期将延伸数月至整个夏季。
香港今年截至6月17日,录得419宗猩红热感染个案,单是本月份已有142人中招,较5月急增42%,反映香港猩红热潮踏入高峰期。患者年龄介乎1个月大至37岁,有一名7岁女童死亡,两名分别11岁及6岁男童因感染猩红热而致并发症。逾八成患者均由甲类链球菌第十二型(M12)引致感染猩红热。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曾浩辉指,中心早前委托港大跟进一名6岁男童感染猩红热而致败血症的个案,初步在检出的一株甲型链球菌菌株中发现多一条基因,这代表猩红热已出现变种,增强细菌传播能力,相信因此引致今年夏季猩红热个案急升,幸细菌毒性未有加强。“这组基因似乎以前未在香港见过。如果多了的话,产生什么后果呢?很可能增加细菌的传播性”。
港大微生物学系助理教授黄世贤解释,该独特的基因可能来自肠道或口腔的一种正常无害细菌。由于任何细菌都有机会与另一细菌互换基因,相信此次是两种细菌在同一“屋主”下自然基因洗牌,即化脓链球菌A族成功从另一来自肠道或口腔的A型链球菌中“抢劫”基因,并重组出新的基因组段,继而增强传播能力。
曾浩辉直言,今年猩红热情况较以往严峻,因为香港近十年均无猩红热死亡个案,今年却首次出现,而且现时香港、大陆及澳门均录得多宗个案,“此疫情不只于香港,而是大范围流行”。
由于逾90%猩红热患者均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4至7岁组别为多,加上共6所幼儿园、幼儿中心及小学曾出现集体感染个案,涉及22人,曾警告,“(猩红热)有可能未来会于学校爆发”。他说,猩红热经由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呼吁小朋友如有发烧、喉痛等症状,不应回校上课,以及避免与其他小朋友有亲密接触,家长应第一时间陪同子女求医。
曾又指,过去猩红热个案都会于8、9月回落,但今年属不寻常高发期,估计整个夏季均属猩红热高发期,感染个案持续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