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失去伴侣可能使个体出现心律不齐的风险增加41个百分点,而心律不齐本身就是中风、心脏衰竭和死亡的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对近100万丹麦人的医疗数据进行调查后发现,失去伴侣带来的心律不齐风险增加情况不受性别影响,也不受伴侣双方是否居住在同一处影响。不过,自己的伴侣意外死亡的个体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比其他人还要高出57%。
据介绍,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这个风险比60岁以上的人群高出一倍。科学家们表示,在伴侣死亡后8到14天内相关风险会达到最高,并在后续1年内以缓慢速度下降。
换句话说,就像“时间会治愈感情的伤痛”一样,在一段时间后个体因为失去伴侣而受到的实际伤害也会慢慢恢复。
一位研究人员表示,长久以来压力都被认为与心律失常具有关联。而失去伴侣这类急性压力事件对个体的精神压力具有最重大的影响。
一份在1995到2014年采集的医疗数据也显示,在调查的8万8612人当中有1万7487人于失去伴侣的1年里首次被诊断出患有心房颤动。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刚刚丧失伴侣的个体首次发生心律不齐的风险比未丧失伴侣的个体高出41%。
至于其中的原因,科学家们怀疑是人体内的激素波动引起的。可能与肾上腺素过多有关,也可能与精神压力给神经系统带来的影响有关。(实习编译:陈鹭榕 审校:苏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