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心肌梗死后剧烈地降低血糖并不会减小梗死面积,但增加了死亡或再发心梗(MI)的风险。
据荷兰Alkmaar医学中心Victor Umans博士(MD,PhD)及其同事们研究称,在单中心的BIOMArCS-2研究中,与接受标准血糖管理的患者相比,随机分配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体内梗死面积生物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在72h时的值(hsTropT72)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严格管理组血糖1,197 ng/L versus传统组/标准血糖管理组的1,354 ng/L,P=0.41。
此外,在强化治疗组的患者当中,复合终点死亡或自发的二次梗死率都有一个显著的增高(强化组5.7% versus 标准组0.7%,P=0.04),研究人员在线于《JAMA 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报道称。
他们写道:“基于我们的数据来看,强化胰岛素治疗并不是推荐的临床实践。”
但在同期一篇来自Buffalo大学Paresh Dandona博士(MD,PhD)和奥尔巴尼(Albany)医学中心William Boden博士(MD)的评论文章强调称:试验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其中包括试验本身的单中心性性质,非盲的开放标签设计,以及在解释其主要终点上所存在的潜在困难。
他们写道,理解高敏肌钙蛋白T在72h时的值(hsTropT72)结果具有挑战性,因为“大家所公认的心脏标志物出现在机械再灌注的时间里,其一瞬间的敏锐缺失可能会掩盖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直到有更大规模的研究完成,“来自较小的、说服力不足的试验所得出的观察结果一直维持着对于ACS苗头的高血糖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科学兴趣,这对于产生‘烟雾’肯定具有足够的效果,但并不会‘起火’。”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当中很大比例的患者都有血糖的升高,这与长期随访的不良结局有关。但是在这些患者当中,进行强化血糖控制的试验却得出了不相一致的结果。
一般来说,在重症监护(ICU)病房,严格控制血糖也有不一致的结果,但是这种证据的平衡最近一直被来自包括成人和儿童在内的强化管理获益而改变着。
BIOMArCS-2研究是一个单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的随机化临床试验,研究于2008.7.23-2012.2.8在一个大规模的教学医院内实施,整个试验共纳入280例患者,这些患者都曾有过MI病史,并且血糖升高水平范围在140 mg/dL -288 mg/dL之间。正在因为糖尿病而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病人或者接受严格的血糖管理,也即使用胰岛素使血糖降低的目标值处于85mg/dL-110 mg/dL之间,或者接受标准的血糖管理,也即除非患者血糖水平超过288mg/dL,否则不开始给予患者使用胰岛素。
研究人员选用高敏肌钙蛋白T在72h时的值(hsTropT72)作为主要终点,因为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它(hsTropT72)可以作为反映梗死面积的生物标志物。
对于严格管理组,症状出现后平均5小时内,以及PCI术后2.3小时开始使用胰岛素。静脉注射胰岛素平均持续47小时,24小时平均血糖值为112 mg/dL,作为这些病人血糖水平“迅速恢复正常”的证据。
总体来看,研究人员没有发现存在差异,梗死面积在酶学上通过测定高敏肌钙蛋白T在72h时的值(hsTropT72)来判断(严格管理组1,197ng/L vs传统组/标准管理组1,354 ng/L,P=0.4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物标志物也没有因为治疗而受到影响。
次要终点——曲线下心肌带肌酸激酶,(严格管理组和标准管理组之间)也没有任何的差异(2,372 U/L versus 3,171 U/L,P=0.18)。
平均心肌损伤程度通过心肌再灌注成像来测定,两者(严格管理组和标准管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 versus 4%,P=0.07),左心室功能也不存在差异(严格管理组59% versus 标准管理组57%,P=0.33)。
然而,在复合终点死亡或自发的二次MI上却有一个显著的差异存在,在强化管理组所占的比重较大(严格管理组5.7% versus标准管理组0.7%,P=0.04)。
对于为什么血糖控制并没有减小梗死面积来说,可能有许多种解释。胰岛素治疗的时间可能是次优的,他们写道,或者早期症状出现后,血糖的下降和稳定更重要。
他们写道,也有可能是由于升高的血浆葡糖糖对于损伤来说是一个敏感的标志,其与MI的程度之间并没有因果作用。
他们总结道,还需要更大规模的试验来证实这一问题,同时那些研究应该着眼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PCI术后有持续的血糖升高。他们也应该寻找一个可以替代的策略来优化血糖。
同时,他们写道,一个“严格但不过分的血糖控制策略似乎是一个最为实用的方法。”
- 上一篇:新研究发现:70岁后吸烟减寿4年
- 下一篇:中药可有效抗新型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