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利用新型功能型核磁共振技术,对挑选出的44个志愿者进行大脑扫描,并将获得的大脑影像与32个没经历过地震的正常人的大脑影像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这些志愿者的大脑中,额叶边缘系统及纹状体区域的活动增强,同时这些区域的连接性减弱。
■科学家寻找
大脑影响学研究志愿者
林萍是四川省汶川县人。在“5·12”大地震来临的那一刻,林萍亲眼目睹了房屋轰然倒塌的可怕场面,更悲惨的是,当亲人遇难的时候,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
在随后的日子里,林萍始终沉浸在痛苦之中,尽管她不愿意回忆地震时所看到的景象,但是每天晚上她都会做噩梦,脑海中总是浮现地震当时的场景,甚至还能听见巨大的塌陷声,即使在白天,也总是感觉到头晕,眼前所有的东西都在晃动,双腿绵软无力……
地震发生的15天后,林萍躺进了一种名为“高场磁共振机”的设备中,这个外形像船舱一样的机器,能够将人脑的核磁共振影像清晰地显示出来,这些黑白影像的分析结果表明,林萍大脑中负责情绪和记忆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正常人在遭遇灾难后,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抑郁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我们的发现,意味着这些疑问找到了客观的影像依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龚启勇告诉《北京科技报》。
“大脑影响学是一门前沿的基础科学,它能够让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的同时,对脑组织进行实时功能显像。这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人们在面临巨大灾难时,脑内负责情绪、记忆的功能系统在25天内就出现了客观的功能改变。”华西临床磁共振中心成员吕粟博士说。
9月8日,吕粟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以《高场磁共振显示中国八级地震幸存者脑功能改变》为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全文发表。
龚启勇告诉记者:“四川地震发生后,华西医院作为当地最重要的医疗机构,率先派出了一支医疗队奔赴灾区。这些医务工作者大多是去做心理咨询工作的,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受灾群众的心理恐惧,以及因此造成的行为上的改变。但是坦白说,这些工作如何进行,其实是比较盲目的。因为目前大多心理问卷设置得都比较粗糙,很难准确把握受灾群众真实的心理状态。”
为了能够给受灾群众提供更有科学依据的帮助,在几个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龚启勇和他的团队开始寻找大脑影响学“志愿者”。
起初,他们以为寻访之路会很艰难,毕竟刚遭受如此大的灾难,谁还有心情在此时成为被研究的对象。没有想到的是,报名参加研究的人数远远超过了科研人员的预期。
为了排除干扰因素,那些身体没有受到损伤,且亲身经历了地震,亲眼目睹了死亡、重伤、建筑物倒塌场景的幸存者最合适进行这项实验。此外,幸存者应没有任何脑部疾病,之前没有服用过抗抑郁、安眠药等任何影响大脑功能的药物,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如肝炎、脑肿瘤或癫痫等。“除了他们的经历,身体状况要完全按照一个正常人的标准进行筛选。”龚启勇说。
- 上一篇:专家称男性的下巴与面颊最吸引女性
- 下一篇:专家称多种危险因素诱发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