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觉得癌症是 “老年病”,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癌症的发病趋势正逐渐向年轻人蔓延,越来越 “年轻化”。不管是新闻里,还是大家身边,都有很多 20 岁、30 岁就患上癌症的人。日前有研究指出,1990 年至 2019 年的 30 年间,50 岁以下患癌人数激增。熬夜、久坐、不健康饮食以及缺乏运动等是很多年轻人普遍的生活习惯,或正是导致癌症年轻化趋势的关键因素。
2023 年《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1990 年至 2019 年间,全球早发性癌症 (50 岁以下人群的癌症) 的确诊率和死亡率分别上升了 79% 和 28%。研究人员认为,与 50 岁以下人群常见癌症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过多摄入红肉和盐、水果和牛奶摄入过低、饮酒和吸烟、缺乏身体活动、肥胖和高血糖。那么,具体有哪些行为会增加年轻人患癌风险呢?
不良的饮食习惯
2021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马方曾刊文介绍,大量的研究均发现,红肉以及加工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概率,白肉则暂时没有被发现这种作用。因此,可适当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和加工肉。
吃得太咸,盐摄入过多,不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还会刺激炎症反应,对靶器官造成损害,比如烹调盐放得过多、常吃盐渍肉、咸菜。2022 年《食品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高盐条件能促进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 - 6 和肿瘤坏死因子。长期慢性炎症在体内会引发癌症,防癌抗炎要保持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摄入。2023 年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指出,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 2/3。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可降低机体炎症标志物,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影响。
抽烟喝酒
烟酒可以被视为癌症 “催化剂”,会导致多种类型的癌症以及其他疾病。无论烟还是酒,最安全的剂量都是 “0”!因此,想要避免癌症的发生,一定要做到戒烟戒酒。
缺乏身体活动
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相反,增加身体活动则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 13 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食道腺癌、结直肠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肝癌、胃癌、胆囊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脑膜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尤其是胖在肚子更危险!2021 年《BMC 医学》上发表的研究发现,“腰粗肚子大” 的人患癌风险高,而且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男性腰围≥85 厘米,女性腰围≥80 厘米即为超标。
除了上述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外,癌症的发生还和遗传因素脱不了干系。某些癌症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癌症患者,年轻一代患癌症的风险会增加。而且,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面临的精神压力较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进而增加患癌风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杨盛力介绍,通常年轻人高发的癌症有甲状腺癌、肠癌、乳腺癌、胃癌、白血病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注意。身体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是诱发肿瘤的机制之一。海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宋少军曾刊文指出,坏情绪是诱癌因素。胃癌、肝癌甚至颅内恶性肿瘤等,与易怒、“小心眼”、过度压抑自己情绪有关。想要预防癌症,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疲劳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癌症。